“你說,這人為什麼要分週歲和虛歲?”
“……為了紀念。”
“紀念什麼?”
“週歲是你從你媽身體裡出來的時間,虛歲是你從你爸身體裡出來的時間,兩種紀念!”
……
監視器前,當回放播到這裡的時候,高飛不由的眉頭一皺。
見此情形,鄭凱心中頓時一緊。
雖然他自我感覺剛才那段演得挺好的,但因為高飛這段時間的積威甚重,所以他還是忍不住小聲問道:
“高導,是我哪裡有問題麼?您說,我馬上調整!”
所以說還是鄭凱會說話。
明明是兩個人的對手戲,可他卻二話不說先把問題往自己身上攬。
就這份覺悟要是擱在大宋,高飛準提拔他當自己的隨從。
不過這一回倒是不用他背黑鍋。
只見高飛聞言之後當即微微搖頭道:
“不關你的事兒!”
“剛才那段咱倆的表演都沒問題,是畫面出了點意外。”
話說剛才那場戲拍攝的時候,高飛和鄭凱是坐在車裡的。
只是影視劇中的開車戲大部分都不是演員真的在開車。
除非是那種警匪片或賽車戲,否則大部分開車的戲份都會由拖車來完成。
然而之所以這麼做,倒不是因為演員怕死到連個車都不敢開,而是因為開車戲的鏡頭取景十分麻煩。
如果演員真的自己開車上路的話,那麼就只能使用固定鏡頭了。
如此一來,畫面自然難免會顯得僵硬刻板。
而且一旦路況不佳,出現什麼顛簸,那麼說不定攝影機都要報廢。
所以剛才拍攝的時候,看似是鄭凱在開著寶馬,實際上卻是拖車在載著他們前行。
因為這樣攝影師就能在汽車移動的同時,依舊可以靈活的在車外控制著鏡頭。
只是,沒有什麼事情是十全十美的。
就像剛才,在拖車上拍攝確實保證了鏡頭的靈活性,可是拖車的速度卻難免慢下來了。
而這速度一慢,在馬路上自然難免露出馬腳。
比如剛才拍攝的那段鏡頭裡,他們就被一輛公交車給超車了。
被公交車給超了也就算了,重點是他們連過路的電瓶車都沒跑過,這就有些離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