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是胡說八道,」陳安然氣上心頭再也安耐不住:「從頭到尾,我就沒聽出,有什麼關於我們陳家的錯……」
「等等,」劉局倒是回過味來:「如果當時沉河的屍魃沒有死,那後來,一定還曾發生過什麼事!」
不錯,我也想到了…..畢竟,屍魃的墓,並非隋朝年間。
而《西遊記》一書中,雖然寫到了唐朝的故事線。
但故事本身,卻非唐朝時期杜撰…..嚴格來說,現世都以為《西遊記》是明代家吳承恩的作品。
可是,《西遊記》流傳出來的時候,開始並無署名,後來還是到了清代,由清朝學者吳玉搢提出,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不過《西遊記》是一個層層累積的作品,因為當時在一些宋代話本中已經出現過悟空、八戒、唐僧等形象。
在唐太宗貞觀元年,唐僧的原型——玄奘和尚去往天竺徒步遊學,他當時才25歲,正值壯年。玄奘從長安出發前往印度,途中歷經了千難萬險,在印度學習了兩年,終於在貞觀十九年回到了長安,並帶回了657部佛經,轟動了一時,後來玄奘的弟子辯機將玄奘口述的西行見聞編撰成《大唐西域記》。
於是唐僧取經的故事在民間開始廣為流傳,不少民間創作者根據這個故事創作出傳說、戲曲、話本來,吳承恩就是在此基礎上開始創作《西遊記》的。
可以說,西遊記這本書,只是融合了當時膾炙人口,民間口耳相傳的故事……真假也許無從考證。
但是當中的時間線,應該還是具備參考意義的!
會是什麼樣的緣故,讓他成了《西遊記》裡,沙僧的原型!?
而他又和玄門,有著什麼樣的淵源?
玄門!?
我倒是想起來了,劉局早前就有提到,說這屍魃現世,是陰山派對玄門乃至於靈調局的報復。
那這屍魃,我錯愕的問出:「你和陰山派有什麼關聯?」
「陰山派?」姜鈴回過味來,看向屍魃確認:「難道…..你是出自陰山派?」
「是又如何!?」屍魃並沒有想要隱瞞。
索性認了:「本座在千年前,就是陰山派供奉的長老…..而剛才故事裡提到的少女,也是陰山派的聖女!」
「真是浪費時間,」陳安然變得越發焦慮:「居然讓我們那麼多人,信了你的邪,在這,白白的聽你說什麼陰山派……」
「既然是陰山派的人,那就是人人得而誅之,」陳家四個外門弟子,當場就想都動手!
「等等,」劉局還想從屍魃嘴裡套話。畢竟劉局也是受白婆婆扶持,絕對算得上是出自北馬一脈。
而北馬平事,講究的是對症下藥,白婆婆常說,出馬平事,如郎中問診,事事都要摸清來由。
既然屍魃有意,如果能從中套出他的怨由,或者瞭解他的來歷…..這對平事而言,也絕對有事半公倍的效果。
可眼下陳家的人,顯然就已經安耐不住了:「劉局,和一個殭屍還有什麼好說的….」
「就是,更何況還是一個陰山派的邪教份子。」陳家,作為三大出馬世家。那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莫名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他們有著根深蒂固的觀念,不只是在潛意識中,覺得正邪勢不兩立,也同時感覺正派就是比邪教,地位高崇。
一時間,語氣中都是正派對邪教的輕蔑…..
「陰山派是邪教!?」屍魃不禁嘲弄:「陰山派當年淪為邪教,難道不是你們陳家,一手造就的嗎?」
「我們陳家?」陳安然顯然不信:「陳家自上千年傳承下來,都是以誅屍驅邪為己任,而這驅邪當中,也涵蓋了
驅除邪教……」
「笑話,」屍魃冷嘲:「你們陳家的後輩還真是忘祖,你們師承陰山派,是陰山派最大的叛徒……到頭來,居然還說陰山派是邪教?像你們陳家這樣,忘恩負義,背叛宗門的人……也配自稱玄門世家?也配來指責陰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