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姜承,」
老爺子讚不絕口:「你小子,就是為這事而來的…..沒有你,只怕這長安郊區的事情,根本就無法解決!」
「呵呵….」一時間,不只是駐足圍觀的那些人笑了。
就連右邊,緊緊匯聚在一起的其他出馬世家,都投來了戲謔的眼神。
「還真是想不通,」有人調侃:「姜家,居然自降身份!」
「堂堂姜家的家主,居然是恭維應承一個五竅出馬,姜家可真長本事….」
「唉,」有人陰陽道:「也許,姜老爺子睿智,人家看準了那五竅出馬,是個天才,也說不一定啊….」
「就是,」有人符合的調侃:「興許人家智者識人,深謀遠慮,和我們常人可不一樣唄!」
「哈哈….」一時間,姜家成了眾人的笑柄。
這輕蔑的嘲諷,讓姜家眾人的臉上,都有些不好看了。
「老爺子…」
「爸…」
「爺爺…」
姜家眾人,都在悄聲示意:「您未免太言過其實了吧,這事怎麼能?」
「好了,」姜老爺子擺手,篤定道:「這個怨煞,我老頭子,有辦法可破。」
說話的聲音,立馬引來了劉局。
劉局長快步上前,詢問:「姜老,當真?」
「當真,」姜老爺子激動的同時,擔憂:「只是….」
「只是什麼,你但說無妨,」劉局長急了。
「只是要想解決這事,還得出馬世家聯手,」姜老爺子當即說起了自己的計劃:「借用三大出馬世家的堂上靠山布四象陣….」
隨著姜老爺子細說的同時,各家的家主,也全都跟著圍了過來。
在古代,天文學家在靠近黃道面的緯度地帶仰望星空,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其沿黃道赤道分佈一圈。這一圈星宿按四方分為四組,又稱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每組各有七個星宿。
古代觀測二十八宿出沒的方法常見的有四種:第一是在黃昏日落後的夜幕初降之時,觀測東方地平線上升起的星宿,稱為「昏見」;第二是子時觀測南中天上的星宿,稱為「昏中」;第三是在黎明前夜幕將落之時,觀測東方地平線上升起的星宿,稱為「晨見」或「朝覿」;第四是在此時觀測南中天上的星宿,稱為「旦中」。
古時人民為了方便於觀測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運轉,便將黃道、赤道附近的星座選出二十八個做為標誌,合稱二十八星座、或二十八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這七個星宿組成一個龍的形象,春分時節在東部的天空,故稱東方青龍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這七個星宿形成一組龜蛇互纏的形象,春分時節在北部的天空,故稱北方玄武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這七星宿形成一個虎的形象,春分時節在西部的天空,故稱西方白虎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這七個星宿又形成一個鳥的形象,春分時節在南部天空,故稱南方朱雀七宿。
由以上七宿組成的四個動物的形象,合稱為四象、四維、四獸。古代人民用這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中每象每宿的出沒和到達中天的時刻來判定季節。古人面向南方看方向節氣,所以才有左東方青龍、右西方白虎、後北方玄武、前南方朱雀的說法。
二十八星宿遍佈四象,而這四象也掌管著四季更替,和四時變換….說白了,這就是個時間大陣。
古書有云,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而這四象陣真正的威力,遠超常人的想象。倘若能外布四象大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