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夫施瓦茨很想說一句,自己什麼逼數不清楚麼?但他還是忍住了,展現了高情商的服務意識。
“好吧,我知道了。”趙勇回道。
幻想很美滿,現實很殘酷,他的名氣依然還是不夠。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除了大姚之外,幾乎沒有黃種人球員能夠在NBA站穩腳跟,外界依然有很多人堅定的認為趙勇只是曇花一現。
當然,現在的情況還是比穿越之前好很多了。
穿越之前的趙勇並不受廠商的青睞,他的鞋子都是那種邊緣球員的“Merch合同”
所謂“Merch”合同,大致可理解為:品牌為這些邊緣球員(甚至是選秀失敗進入次一級聯賽的球員以及小球市球隊的邊緣球員)提供金額在5000到10000美金的裝備。
這些裝備便是俗稱的“隊鞋”,也就是Team款。
趙勇登入NBA的時間不長,國內球鞋廠商也有在聯絡,但因為影響力問題,他們提供的報價太低了,現在都還沒敲定下來。
除了這個球鞋代言。
趙勇身上就幾個零散的國內廠商給的臨時代言,這些還是蹭他被選中名氣的。
隨著在NBA表現糟糕,那些來找的品牌方原來越少了。
總的來說,趙勇到手的代言廣告費也就十來萬美金。
那些高質量的長期代言一個都沒有。
代言的稀缺也讓趙勇的經濟一直很拮据,這一方面他甚至還比不上國內的CBA球員。
當然,趙勇也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切都會改觀,只是改變的幅度大小根據他的場上表現來定。
“趙,你要接這些代言嗎?”
“不接,怎麼接?我不要面子的嗎?”
“真的不接?那我推掉它們了。”
“它們給了什麼價格?”
“大概30萬美金到80萬美金不等,加起來大概稅前有150萬美金。”
“那接吧。”
“那你的面子....”
“沒辦法,它們給的太多了。”
“OK!”
“對了,只籤一年,不籤長期。”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