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宋有毒 > 715 不一樣的日本4(1000票加更)

715 不一樣的日本4(1000票加更) (第1/2頁)

“真是要錢不要命的典範啊,再給你的女王寫信時別往了提醒她,誰的賬都能欠,千萬別欠王作頭的。他掙點錢真不容易,連命都豁出去了。”

王雄在信的最後終於交待了返航的情況,這也是洪濤最關心的。蔣二郎、王雄、王敦帶著各自的船都走了,只把王浩和王彬留在奈良。

不是日本和尚不讓王浩走,而是他捨不得走。賺錢太容易了,生怕自己前腳走後腳就有別的大宋海商過來搶市場,寧可天天吃白米飯就鹹菜也得死守在崗位上。

另外這次停靠大輪田泊在日本法律上並不合法,即便有寺廟袒護名聲也不正。王浩正利用招提寺的和尚與日本官員接觸,爭取能賄賂他們取得合法身份。最好能和日本皇室掛上關係,為之後的貿易往來鋪好路。

王雄之所以沒跟著船一起來揚子鎮,就是怕他族叔真素死在奈良,把蔣二郎送回濟州島之後就一路飛奔往漳州老家跑,爭分奪秒組織貨源準備下一次東渡。

下一次準備裝什麼貨物去呢,王雄這部分寫得最詳細,還羅列出一個表格,把帶去的每種貨物售價和銷售前景註明,不用給結論洪濤自己也能看出來。

除了經書和各種經史典籍是無價之寶,有價無市,運多少就要多少之外,瓷器、絲綢售價最高。

日本尤其喜歡吉州窯出產的黑瓷,他們稱為唐瓷。還有蜀江錦和吳郡綾,在日本的售價也遠遠高於他們本地產的和錦、和綾,稱作唐錦和唐綾。

之前說過的十二單,還有日本官員穿的朝服,講究點的都要用唐錦和唐綾縫製,穿一身和錦、和綾服裝屬於土鱉。

但是這兩樣貨物不易帶太多,奈良當地的貴族和僧侶消費能力有限,整船整船的運用不了幾次就得跌價。還要等與平安京的貴族和皇室搭上關係,再提高出貨量。

第二種好賣的商品就是香料,或者叫香藥。日本本土一點都不產這種東西,除了高麗商人之外又沒有其它國家來此交易,寺廟、貴族和皇室對香料的需求都很大。

不過這玩意在大宋是禁榷品,只能從政府手中購買,價格比較貴又不太好儲存,也不適合大量長途販運。

相對而言最好賣的還是鯨油,這玩意便宜量足,不管寺廟、貴族和皇家都需要光明,富足一些的武士和小地主也樂意買點回去。

另一個就是紙張,日本人稱為唐紙,不過見到鯨魚皮紙之後就把唐紙忘了,改稱宋紙。

這個民族好像和鯨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即便不知道鯨油、鯨魚皮紙產自鯨魚,也一見如故,再三請求多多益善。

其他貨物就無所謂了,其實從大宋運大部分商品過去都能賺錢,只是賺多賺少的區別。日本人把來自大陸的貨物統稱唐貨,對待唐貨的態度就和後世國人對待歐美商品的態度一樣,哪怕貴一些都要買。

光有貨物運過去還不成,總不能空著船回來吧,那日本有什麼商品可以運回宋朝售賣呢?這一點蔣二郎和王浩意見不太相同,蔣二郎喜歡粗又大……的木頭,王浩則更愛砂金和珍珠。

古代日本產巨木,這一點洪濤不知道,但確實是真的。當地寺廟就採用了很多巨大的木柱,王雄隨口問了問沒想到有了意外收穫,趕緊通知了蔣二郎。

蔣二郎得到訊息之後立刻帶著兩個工匠從碼頭騎馬趕來,經過仔細勘察之後得出結論,奈良附近所產的杉木和香楠木不僅材質適合,體量也夠大,是造船的上好材料。

日本和尚非常樂意用木材與大宋商人交換貨物,在他們看來南邊的山坡上到處都是大樹,砍吧,能省下金砂幹嘛不呢。

至於說環保綠化問題,這時候的日本人真沒那些講究,也沒有那麼大人口壓力,樹太多反而影響耕種,就算沒有大宋商人要,他們自己也得想盡辦法砍樹開荒。

最新小說: 大明:朕讓你監國,大明全瘋了? 想拯救大明但系統卻讓我做吉祥物 登基日孕吐,全皇朝都在找孩子他爹 史書三國傳 朕即大宋 大漢,達咩 大魏芳華 大明太師 天命唯漢 寒門軍神 醉入紅樓 大明次子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 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 扼元 大人,得加錢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紅樓之挽天傾 明末最強族長 大乾第一青樓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