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忙的焦頭爛額,好在還算是讓大軍順利的過江了。
只是過江之後,朱樉哭喪著臉找到馬尋,“舅舅,誤了時辰,怕是趕不上宿點了。”
馬尋就笑著問道,“那你是準備怎麼安排?”
“自然是安營紮寨。”朱樉直接回答說道,“就是按照先前規劃,今天本該是進驛站。”
馬尋反問起來,“既然你已經知道該怎麼做,那來問我做什麼?”
朱樉無話可說,還是趕緊下令去安排安營紮寨了。
馬尋就只負責餵驢,或者是懶洋洋的在曬太陽,可惜江邊的風有點大,要不然曬個太陽肯定更加舒服。
既然說了不管事,馬尋真就是幾乎不管事,任由朱樉等人安排安營紮寨的事情。
“去盯著點。”馬尋還是有些不放心,對何大說道,“他們幾個歲數小,你們看了之後不許提點,只准回來報與我。”
何大等人立刻就開始行動起來了,這就是‘監考官’,看看朱樉等人怎麼安排紮營的事情。
理論結合實際,朱樉等人的一些軍事基礎的培訓是不錯的,可是落到實處的時候,不能單純的照本宣科。
好在他們的身份特殊,手底下的將士即使有些牢騷,也不敢陽奉陰違。
太陽落山後,馬尋將三個皇子叫到營帳,“老二,說說今天有何得失?”
朱樉直接總結說道,“手下將士做事拖沓。”
馬尋立刻板著臉呵斥,“將士拖沓?誰教你出了差錯先想著推卸責任?過江速度慢,將士們無措,難道不是你這個主將事先沒有安排好?”
朱樉臉色也不好看,他好歹也是秦王,是宗室諸王之首。而且現在是近乎成年了,可是就這麼被訓斥。
不過不高興歸不高興,朱樉趕緊說道,“是我的錯,不該朝令夕改,以至於將士們混亂。”
馬尋這才滿意點頭,“既然軍令下達,就該執行,你提前也該考慮到這些事情。無非就是你事先將事情想簡單了,以至於出了點差錯一下子亂了。”
朱樉仔細一想還真的是這樣,其實他事先已經安排了,自認為也非常的合理,看似沒有任何毛病。
只可惜當其中的一環沒有按照他預期的來,一下子有些慌,接下來的很多安排也就有些脫離控制了。
馬尋繼續說道,“計劃歸計劃,只是有些時候不能只是一味看計劃,錯過了宿點就錯過了,大軍安危最為重要。”
朱樉連連點頭,“舅舅教訓的是,是我將事情想簡單了。”
馬尋板著臉看向朱棡,“老三,你呢?”
朱棡立刻認錯說道,“回舅舅,是我事先沒有準備好,未能在二哥安排船隊的時候為他分憂。後軍太急,一下子亂了陣型。”
馬尋滿意點頭說道,“領兵的將領也該明白打仗並非單打獨鬥,各部如何聯絡、如何配合,也該有數。你是後軍主將不假,只是也該遵從大將軍令。”
朱樉不高興的瞪了一眼朱棡,要不是老三率領的人馬過去,船隊過江的時候就不會那麼亂。
朱棡也覺得冤枉,他是按照二哥規定的時間過去,哪知道二哥那邊出了差錯,以至於隊伍一下子亂了。
馬尋隨即對朱棣說道,“老四,你也好不到哪去!你部是最先登船的,然後就在那幹看著?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夠了?有餘力的話,不能想著幫襯你二哥、三哥?”
本來對於自己表現很滿意的朱棣一下子哭喪著臉,原來我的表現也不能讓舅舅滿意啊?
而朱樉和朱棡立刻看向朱棣,老四果然最壞,不分憂也就罷了,難道還想看我們的笑話?
及時的總結非常有必要,讓朱樉等人知道自己還有什麼不足,方便持續的提升。
他們現在處在快速成長的階段,還在持續學習的過程之中,那就更加有必要幫助他們成長了。
很明顯這只是一個開始,在去往鳳陽的路上,馬尋會一直這麼要求朱樉等人。
想要進步,那就得好好的學習,這一點也是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朱樉等人也算是痛並快樂著,雖說一路上沒少被馬尋批評,雖然這一路上基本上也都只是行軍,但是這三個皇子也漸入佳境。
尤其是指揮著一萬多人的隊伍在持續行軍,即使是處在天子腳下、是在大明的核心地帶,那也能夠滿足一下他們的虛榮心。
這是此前沒有過的經歷,乍一看還是有些當了將軍的感覺,也覺得自身所學有了發揮的空間。
對於馬尋來說也是挑戰,他就是半瓶水亂晃的水平,還要指點外甥們,這有些難度。
好在他也算是有率軍轉戰數千裡的經歷,再加上還有一些將校的幫助,暫時還能穩住朱樉等人。
所以說這也就是一個進步的過程,大家都是在進步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