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尋在認真的科普著一些生理知識,朱元璋等人也聽的非常認真。
尤其是聯想到馬秀英近期的一些表現,幾乎是完全對得上。
那這就更加需要重視了,畢竟馬秀英的心情愉快了,大家都會開心。
最主要的是這些人都在意馬秀英,肯定是不希望她有什麼不愉快。
朱元璋猛然想起來,說道,“小弟,你這不準吧?”
馬尋奇怪問道,“怎麼了?姐夫是覺得哪不對?”
“我爹生我的時候五十四,那會兒我娘也四十九了。”朱元璋立刻說道,“這麼一算,不準、不準,你姐還不到四十。”
馬尋險些吐血,只能說朱家人身體好,這真是祖傳的。
朱家不只是祖傳的身體好,也包括生孩子相對較晚,可是真的能一直生。
因為朱元璋父親有第一個孩子的時候,那也是二十七了,在如今的年代就是‘晚婚晚育’的典型。
不過馬尋也連忙解釋,“姐夫,事無絕對。你這樣的情況是有,但是少之又少。”
朱元璋隨即開始擔心了,“那你的意思是你姐不能再生了?”
朱元璋隨即再次擔心,“你姐不能再生了,那我沒事吧?”
一時間馬尋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只能說朱元璋有些時候傳統的觀念很強,認為多子多福。
“能生,有些人到了六十多都能生。”馬尋只能說道,“男人用不著太擔心,就是女子得注意。”
朱元璋這才安心,說道,“那就好,我還想著再要些子女。”
朱元璋極重親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自小就受寵愛。
雖然家裡窮的厲害,但是父母都疼愛他。兄長們、姐姐們,乃至嫂嫂都疼愛他,他大哥結婚的時候,朱元璋還穿開襠褲。
這是自小和外甥們一起玩鬧,被家人們愛護著的孩子。
“我姐不能再生了,歲數大生孩子不好。”馬尋就連忙勸道,“姐夫,我姐眼看著四十了,就別讓她再生了。外甥、外甥女也不少,夠了。”
馬尋繼續在說著更年期的注意事項,朱元璋等人也認真的聽著,這可是大事。
在吃完飯、喝完酒,朱元璋也就帶著朱標回去了。
“你娘脾氣本來就急,現在又是這麼個情況,你可得順著她一些,都讓著她。”朱元璋看了一眼好大兒,說道,“聽你舅舅說的,就是一兩年,她也不會時時發脾氣,咱們忍忍。就算是說的不好,你也得聽著。”
朱標笑著說道,“爹,我本來就受爹孃疼愛。娘也一向對我好,孝順她是應該的。”
“主要是你那幾個弟弟,你私下裡多說說。”朱元璋就說道,“怪不得我說你娘這些天怎麼看我怎麼不順眼,鬧了半天也不怨我!”
朱標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他的親爹可真會給自己找臺階,要知道前些天私下裡可是抱怨不少。
想了想,朱標笑著問道,“爹,有沒有覺得娘現在說話比以往更硬氣一些了?”
朱元璋倒是意外,“你娘一向如此。”
“去年找回來了舅舅,舅舅又如此賢良。”朱標就笑著說道,“我覺得娘現在是硬氣了很多,和您吵起來的話,聲音都大了些。”
朱元璋先愣了一下,隨即啞然失笑,“還真是這麼回事,她孃家有這麼個弟弟,說話是有底氣!”
隨即朱元璋指了指身後,“你姑父對你姑好,那也是怕咱們家。你姑四個兄弟,三個外甥,她要是在夫家受了氣,咱朱家的人得去給她出頭。”
朱標也笑了起來,“這倒也是,聽聞民間都是如此。孃家有人,嫁出去了也有底氣。”
“我和你娘不一樣,是患難夫妻。”朱元璋有些認真的說道,“你祖父在的時候常說家和萬事興,一家子人同心協力日子才能興旺。”
雖然當時的老朱家過的很苦,可是如果沒有那些天災人禍,說不定一大家子人還是和和美美的。
朱元璋繼續說道,“你要成親了,有些道理也該明白。你媳婦賢惠,你一屋子人就安穩。你媳婦要折騰,你屋子裡不安寧,我和你娘、你弟弟妹妹也都不好過。”
朱標連忙說道,“兒子明白這些道理,婉兒雖然將門出身,不過性子好。瞧著和娘有些像,就是沒孃的睿智。”
“那倒也是,哪個能比得上你娘?”朱元璋得意說道,“你的婚事我不操心,你娘也用不著操心。就是你弟弟們,得操心了。”
這父子倆說著話的時候,劉姝寧大概是和馬秀英說完話,帶著侍女回來了。
“臣妾拜見陛下。”
“臣妾參見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