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尋和朱標談天說地,不一定就是要聊朝堂上的事情。
聊兵法啊、聊文學,也可以談起歷史發展的脈絡,或者是飲茶文化的變遷等等。
反正話題多著呢,舅舅跟外甥在吹牛罷了,更何況這兩人年齡也沒差多少,還是有不少可以聊的。
這邊在聊的熱烈,而女眷那邊就不一樣了。
不要說馬秀英了,就連李淑妃等人慢慢的也開始頻繁的偶爾看一眼馬尋,劉姝寧都有些開始不好意思了。
馬秀英忽然起身,有些來氣了,“你這些年在外頭到底學了些什麼啊?”
馬尋看了看低著頭、一副羞於見人的劉姝寧,也明白過來了,“什麼都學唄,混口飯吃。”
“怪不得你回去的時候那個悽慘的樣子!”馬秀英那叫一個氣啊,“以前還說你機靈,真要是機靈的話能給人誆了去學這些?”
朱標不明所以,但是連忙勸道,“娘,舅舅學的也是本事。無非是本事大小,只要有用就行了。”
馬秀英看向大兒子,想了想還是沒說,“過兩年說不準你舅舅的本事就派上用場了,你現在一邊去!大人說話,你少插話?”
可以肯定了,馬秀英現在肯定是更年期。
朱標一時間都有些恍惚,老孃幾乎是很少對他這樣,即使是有些時候發脾氣也會對他多些容忍。
而罰站的那幾個就差熱淚盈眶了,母后終於一碗水端平了,現在對皇兄也發脾氣了。
照這麼下去,皇兄也應該被罰站了!
不過這顯然是想多了,因為朱標看似是遭到了無妄之災後就乖乖的坐下喝茶,他可不會繼續說什麼。
馬秀英指了指馬尋,說道,“這事情你自己注意些,要不然外頭怎麼說我們馬家!”
“醫術高明唄。”馬尋就說道,“我們詩書傳家,有什麼不能說的。我又是郎中,難不成還諱疾忌醫?”
馬秀英狠狠瞪了一眼馬尋,也確實不好多說什麼,主要是有些事情就算是不好說什麼,但是涉及到醫術也只能認了。
無非就是馬尋學的那些醫術,好像是有些‘難以啟齒’,主要還是吃了年齡的虧。
這麼小的年齡偏偏學了一身看婦人病的本事,有本事也難以讓人信服。
怪不得跑去當假和尚,有本事也不能施展啊。
“這事情過些天再說。”馬秀英隨即深呼吸、調整情緒,這也是馬尋教的,“你啊,我現在說了也沒用。”
其他幾個妃嬪也都是在強忍著,實在是眼前的這位國舅總是能夠給人帶來‘驚喜’。
馬尋是有本事的,這一點大家也都承認。可是他的一些本事,不管怎麼看都好像是和朝堂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再加上一個歲數小,以至於朱元璋的這些妃嬪們也下意識的將馬尋當做一個還算有些本事、比較省心,但是也談不上特別爭氣的弟弟。
大事用不著操心,小事就需要處處提醒了。
一大屋子的人來了,十個兒子、八個女兒,還有懷著身孕的妃嬪,朱元璋的子女肯定會越來越多。
而且按照他現在十多個妃嬪的基數來看,四十出頭的朱元璋正處在年富力強的年齡,接下來幾年很有可能是生兒育女的高峰期。
朱元璋昂首闊步的來了,身邊跟著李貞和李文忠,都是自家親戚嘛,這也是家宴。
沐英都帶著妻兒來了,這才是真正的‘家宴’,親戚人家的才能有這個待遇。
至於罰站的那幾個兒子,就讓他們繼續罰站。肯定是犯了錯誤才會罰站,用不著多問了。
看到朱元璋和馬秀英互相不看對方,其他人也都不說什麼,帝后之間的事情其他人不要多摻和。
“我想著小弟在教老二幾個,他們又要回老家。”朱元璋就落座了,開口說道,“保兒也要準備出征的事情,咱們自家人吃個飯、說說話。”
看起來這就是家宴的原因了,還真不一定就是朱元璋和馬秀英在鬥氣,兩個人誰也不願意主動找個臺階下。
朱元璋隨即看向馬尋,滿眼都是欣慰,“今年你做了不少事,你也有出息,你姐高興著。”
這麼說也沒問題,這一年的時間裡,馬尋確實做了不少的事情。
學校那邊緊急培訓出來的一些醫護即將走上戰場,現在也在訓練朱樉等人,趕製的大弓有褒有貶,不過還是會有軍中人用。
國子學那邊的摸底考結束之後,朱元璋和朱標就將明年會試原本就不高的預期再次調低。
這些都是涉及到朝堂的一些事情,看似都是小事,可是也有一定的作用。
至於馬尋的個人事情,或者是涉及到朱元璋一家的事情,多少也有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