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由手工業逐漸向以機械為主的工業文明進步。
這期間必然會誕生出如紡織機、內燃機、工業車床一類,能夠大量節約人力的自動化裝置。
然而,這個規律在骸民身上卻不一定合適。
因為骸民們並沒有太大的農業需求,就連馴養骨生獸都只是為了更好的繁衍後代。
所以,直到賢王·骨生建立起百族聯盟,骸民們才算是真正擺脫了原始文明階段,步入了一個比較奇特的農業文明時期。
這個階段的骸民經歷了賢王、暴君、先知三位截然不同的統治者。
最終,一個適用於骸民種族、契合其本身需求的特殊統治階層成型了——智庫。
說無為而治也好,說放任自流也罷……
智庫對於骸民們並沒有直接的干涉和管理權,它們只是負責引導整個種族的前景方向。
在智庫治下,各行各業依據不同的標準,自發形成一個個小的團體。
骸民們只需要根據自己的愛好與擅長,加入那些不同行業的小團體,就構成了如今整個骸民的社會結構體系。
站在一個人類的角度,其實很難理解這些骸民為什麼會擁有如此高度自治的自覺性。
有時候李昊自己看著這些骸民,都會莫名的產生一種大同社會是不是就是骸民們現在的這種狀態?
本身不需要考慮基礎的生存問題,因此隨意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
鮮少存在父母與家庭的概念,因此大部分骸民都只需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普遍擁有著悠長的壽命,因此有著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慢慢進行嘗試新鮮事物……
全民普及了教育的體系,因此每一位骸民都擁有著相當高的自覺和追求……
林林總總諸多歸因下來,這才形成了骸民們這種與眾不同的社會結構。
當然了,這並不意味著骸民之間就沒有階級分化了。
只不過這種階級分化並沒有高低之分,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只是個人的一種選擇。
階級之間可以自由流動,個體之間不存在太過明顯的差異。
再加上名為“登神者”的絕對存在,真正有追求的骸民往往會先後踏上登神之路,追求那如同鏡花水月般的“真理”。
那麼問題就來了。
當這樣一個特殊的文明由農業階段邁向工業階段的時候,會出現怎麼樣的情況呢?
統一管理的巨大工廠,並不是這個文明的主流。
批次生產某種固定樣式的東西,也並非這個文明的目的。
相反,由於個體之間的差異和追求實在太大,它們的工廠幾乎很難統一生產某種單一的工業化產品。
……………………………………………………………………………………………………
馬爾茲世界,穴居蟲們的課堂上。
“所以,它們最終走向了‘全能’。”
透過思維感應裝置,一隻年邁的穴居蟲將自己在山海界的親身經歷,同步給了下方年輕的穴居蟲們。
“它們不需要工廠。”
“因為它們自己就是一個小型的工廠,能夠生產出任何需要的東西。”
聲音滄桑而充滿了懷念的意味,年邁的穴居蟲彷彿在這一刻又回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