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他,曼聯居然無法取得進球。這還是6:0贏下富勒姆的曼聯嗎?
完全不是。
青年軍的神奇消失了。
下半場曼聯換上薩哈,換下史密斯,試圖繼續加強進攻。但是進攻依舊沒有起色,桑德蘭再下一城,曼聯0:3落後。
曼聯所謂的青春風暴徹底成為了笑話。
曼聯只是在最後時刻由C羅透過點球扳回了一球。
最後,桑德蘭在主場3:1幹掉了曼聯。
這個結果,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弗格森在新聞釋出會上相當苦悶:“球隊太年輕了,在落後的時候,沒有能夠靜下來心來打好比賽,反而被桑德蘭利用了三次反擊的機會進球。”
“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缺少了董,如果董在球場上,他可以大範圍左右活動,並且在禁區裡能夠搶到頭球,也能夠回撤給隊友創造機會,但今天什麼都沒有。”
弗格森這麼說,意思就是說曼聯是因為沒有董芳卓才輸球的,人還是那些人,但是少了一個董芳卓就不行。
而《泰晤士報》則再次變臉,毫不留情的撰文諷刺了曼聯,“青春風暴?白日做夢。”
“曼聯在客場輸得體無完膚……”
《泰晤士報》似乎忘記了一週之前他們還發表文章讚揚了曼聯,並且認為魯尼和C羅撐起了曼聯的天空。可是現在完全忘記了,《泰晤士報》把曼聯往死裡踩,但是又為魯尼開脫,“看看吧,弗格森把魯尼毀成什麼樣了,現在讓魯尼回到中路,他都不會進球了,還不如繼續踢邊路……”
《泰晤士報》的文章充滿了主觀性。
不過魯尼確實十分鬱悶,好不容易得到了中鋒的位置,但自己的發揮就像屎一樣。上一場比賽他可是梅開二度,但今天一無所獲,他完全處在了對方的包圍當中。
孤立無援,完全找不到隊友。他終於體會到了董芳卓在這個位置上的困難。
他以前其實有很深的埋怨,因為失去了他最喜歡的位置,特別是弗格森圍繞董芳卓進行433的戰術設定時,他覺得很不公平。
他認為自己也可以做到董芳卓這樣,但結果證明他做得永遠不夠。
但是留給他的時間還有很多,在董芳卓歸隊之前,他至少還有兩場比賽證明自己。
下週中對陣主場里爾的冠軍盃比賽,將是他的第二次機會,不出意外,他應該是首發的中鋒……
不過《曼徹斯特晚報》他是為董芳卓站了出來——曼聯就是不能少了中國董,只要稍稍用腦袋想一想,就應該知道中國董在球場上意味著什麼。對比這兩場比賽,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是中國董帶動了曼聯的進攻,只有他在場上時,曼聯才能找到他們的進攻方向。
現在,讓我們感到擔心的是,中國董將缺席冠軍盃對陣里爾的比賽以及聯賽對陣這熱刺,萬一這兩場比賽也無法取得勝利,那麼曼聯的賽季前景就堪憂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