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五十二章 爭雄需借仁義名

第五十二章 爭雄需借仁義名 (第1/2頁)

“我以赤心相待,何愁不得竇建德諸輩歸心?薛公,復何憂竇建德諸輩日後為患?司馬言之甚是,今正招徠英雄,收攬俊才之時,宜當廣施仁義,以誠感人,方能凝聚人心。至於待招降曹旦、範願、王小胡等後,再將建德殺之,我聞之,人無信不立,輕諾寡信,更不可也。”

薛世雄猶待再言。

李善道擺了擺手,說道:“薛公,我且問你,方今海內諸方,公以為誰可稱英雄二字?”

薛世雄怔了下,說道:“英雄者,當如明公,智略遠見,用兵如神,革隋之弊政,愛民如子,上應天命,下順民心。其餘諸方,雖各擁兵馬,喧囂一域,然皆不足論。”

李善道笑道:“不然。薛公,你這話哄我開心罷了。方今海內,英雄豈止於我?杜伏威、林士弘、蕭銑之屬,或不足言,而李密得山東群豪歸附,雄霸中原;李淵以隋之國親貴胄,已據關中,虎視天下,此二人俱非等閒之輩,可稱英雄是也。我與他兩人相比,閥閱既不足比,聲望亦不匹敵,要想與他兩人一較高低,唯廣納賢才,厚植根基,以仁義勝之,才差堪爭鋒。

“薛公,劉玄德嘗言,‘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當今形勢,近可類比。故竇建德,不可殺也。況建德亦素有仁名,若能為我所用,必能收攬更多豪傑,壯我聲威。”

所謂“閥閱”,就是門第。“閥閱”原指的是仕宦人家門前題記功業的柱子,左邊的叫“閥”,記錄家族的功勞;右邊的叫“閱”,記錄家族的為官經歷。李善道和李密、李淵相比,他對自己的短板認識得極為清醒,在門第方面,包括個人的聲望方面,他深知他皆不如李密、李淵。則若欲與李密、李淵爭奪天下,——或者說,李密不必多說,重點是與李淵爭奪天下,他需要做些什麼,才能彌補他的這個短板?無它途徑,事實上也就是唯有靠“仁義”兩字!

只有把“仁義”做得好了,愛護百姓,禮賢下士,方能彌補門第聲望之不足,才能贏得人心。

于志寧聽完了李善道的這番話,大為佩服,點頭讚道:“明公高見!誠如明公所言,閥閱雖重,然唯仁義之道,才為立國之本。竇建德若能歸心,必成助力;其縱後反,手下敗將,再平定之,亦易如反掌,而明公仁義之名,已為天下知,足以感召四方豪傑,奠定基業。”

薛世雄還是不甘心,敗給竇建德,是他的奇恥大辱,人生汙點,他實是欲勸李善道殺之而後快,可李善道話已經說得很明白,無可奈何,他亦只好應道:“明公卓識,老夫領教。竇建德,明公如不欲殺之,為明公的‘仁義’之名起見,便饒了他亦無不可。只是明公,王伏寶等將,以及竇建德的餘部數萬兵馬,老夫愚見,卻須當妥善安置,萬不可令生後患。”

“薛公,就安置竇建德故將、餘部,公有何建言?”

薛世雄忖思了下,答道:“王伏寶諸俘將,不可使再使領兵;其餘部數萬兵馬,可汰其老弱,留其精壯,分撥與明公麾下諸大將領率。河間、信都、渤海諸郡,宜擇重將賢臣鎮撫。”

“司馬何意?”

于志寧說道:“薛公此議,僕以為不甚妥。”

“怎麼不妥?”

于志寧說道:“若盡收王伏寶諸俘將兵權,一則,王伏寶諸輩必生怨忿,二則,傳將出去,也似顯得明公的‘仁義’為偽。僕之愚見,河間、信都、渤海諸郡,誠宜擇重將賢臣鎮撫,但王伏寶諸俘將,不妨亦可擇其可用者,仍使領兵,驅為爪牙,以彰顯明公氣度。”

薛世雄說道:“司馬,你就不怕給了王伏寶諸俘將兵馬後,彼等私與竇建德勾連謀亂?”

“可使彼等或撥與劉、李、趙諸將帳下,或留明公麾下。彼等既已分散,自不需憂亂。”

竇建德是不能殺,但他的部曲怎麼安置,的確是個問題。

單論兵力,竇建德餘部的兵力,比李善道現有的兵力並不為少。如果竇建德的兵力不多,還好安置;可現在這個情況,他的舊部兵馬和李善道的兵馬相差無多,安置起來就有些麻煩了。

李善道斟酌了多時,說道:“兵在精,不在多。此戰,我軍以兩萬步騎,敗竇建德三四萬眾,原因何在?即因我軍更為精銳。這樣吧,竇建德餘部兵馬,便按薛公建言,等王小胡等降後,便進行沙汰,我意只留三萬人即可。餘者皆散還鄉里,授地屯田。這留下的三萬步騎,取半數,分與諸營,剩餘半數,編為三營,則便任給王伏寶等統帶。……薛公,司馬,何如?”

薛世雄、于志寧等各自考慮了會兒。

最新小說: 冥王的黑月光又掉馬了 萬仙來朝 喚神雷!畫神符!小郡主震驚全帝都! 玄幻:重瞳融合輪迴眼,一招一個須佐真龍 仙界兇險:我苟在高武亂世顯聖! 我的師父強無敵 天榜 最狂瞎子:退後我要開始斬神了 另類修仙的我,氣哭百萬修士! 巫墟 御獸從旅行青蛙開始 玄幻:開局吃軟飯,出世即儒聖 星墟道心 我功德無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從斬妖除魔開始鎮壓諸天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陰陽聖尊 仙子不興煮,得用黑鼎涮 被挖靈骨,她帶三千神獸殺瘋了! 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