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時,雨小了點。
天亮後,又下大起來。
陳敬兒、高季輔、李育德三人,雖然是今日摧壞守軍羊馬牆此作戰任務的正副三將,但用來摧壞對岸羊馬牆的部隊,主要依然是從郭孝恪所帶來的新卒中挑選出來的。
只不過是在此之外,他三人也各從本部選了些精銳參與這個任務。
郭孝恪給他三人的新卒,共兩千人。
飽餐過後,冒著大雨,開到城北護城河外。
首先,在左右兩翼,各置兩團四百人護衛警戒,——這四個警戒團,便是陳敬兒等三部的精銳。繼之,陳敬兒把郭孝恪撥給他們的新兵兩千人,分成了四個行軍大團,每大團皆五百人。最後,又以一個團充作預備隊,這個團,也是陳敬兒三部的部曲。
部署停當,三將至李善道所在處,請求進戰。
臨時搭了個能容數十人的大棚子。
搭建的倉促,沒功夫搞防水的設施,也不怎麼遮雨。
外頭下大雨,裡頭下小雨,棚內的地面泥濘不堪。
“砲車、弩車,就位與否?”李善道披著油衣,坐在泥地上的胡坐上,問道。
雨水順著他的臉頰,往下流淌。
張升、羅忠稟道:“敢稟將軍,砲車十架,弩車十二架,已經分別部署在吊橋的左右兩側;並及,拽砲手、定放手,和上弩、張弩等弩手,俱是精選出來的有經驗的老手。”
上弩、張弩不需多說,拽砲手也不必多說。
“定放手”,大約如後世的炮兵觀察員,其職責是確定打擊目標。
相比弩車的直線射擊,投石車是用拋物線的方式打擊敵人,這就需要有專業之士計算、指揮。正常天氣下,對於投石車來說,定放手就很重要,當如而下的大風大雨天氣時,定放手就更重要了,需要根據風力、雨勢,不斷地指揮拽砲手,調整投石車施放的角度、需用的力氣等。
“弓弩手就位沒有?”
李善道軍中專有一個弓弩營,營將是宋金剛,他出列應道:“稟將軍,兩百弓弩手,亦分列吊橋左右,已備戰完畢,只等將軍令下,即可掩護陳儀同與高、李二將軍陣中兵過壕!”
李善道下令說道:“五郎、高將軍、李將軍,可麾眾過壕了!”
陳敬兒、高季輔、李育德接令,三人行個軍禮,轉過身,回返前線。
在劉黑闥、魏徵等文武的從扈下,李善道胡坐上起身,移步到棚前,叉手觀戰。
……
清河城,北城樓。
半個時辰前,聞報賊兵開到了北城城壕外時,楊得道、楊善會、盧郡丞等就緊忙來城樓上了。
他們望了半晌了。
先見賊兵將一些投石車、弩車推拉到壕外,又一些弓弩手居投石車、弩車前,都分左右立定。
接著見先期開到的兩千多賊兵,分出兩翼,中間主力擺出四層陣型。
又見在推拉投石車、弩車時,於離城壕大約兩三里地處,所搭建的大棚子後邊,陸續又開到了一兩千的步騎,接著,數十賊將、賊吏擁著一人進了棚下。
直到現下,再又望見十餘騎從列好了陣勢的那兩千多賊兵陣中,北行一里多地,進了大棚子,旋後出來,重回到陣中。
諸郡吏、軍將大多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