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恆微微眯起眼睛,臉上掛著一抹恰到好處的笑容。
那笑容中帶著幾分世故與圓滑,讓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宋大人真是有心了!”
李恆的聲音尖細,卻不失沉穩。
“只是按照太子的吩咐,在啟程去雲南之前,宋大人還需要陪同晉王殿下去大同府處理一些公務。
至於謝恩的事情,等晉王殿下返回山西時,太子殿下會帶領文武百官親自送別。
屆時宋大人只需要表明自己的態度,這便足夠了。”
說罷他輕輕甩了甩手中的拂塵,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
宋焱章聞言頓時恍然大悟,心中暗自思忖著太子的深意。
他連忙取下腰間的玉佩,雙手遞向李恆,態度恭敬地說道:“公公,在下出身寒門,如今身無長物。
這塊玉佩是家父臨終所留遺物,雖不值什麼大錢,但對在下意義非凡。
如果公公不嫌棄的話,就收下這份心意吧,也算是在下對公公的一點感激之情。”
李恆伸出白皙細長的手指,輕輕接過玉佩。
他將玉佩放在眼前細細端詳,臉上露出一絲玩味的神情。
“這塊腰佩看著有點年頭,雖說材質一般,可做工精巧。
想來是宋大人的寶貝,還是自己留著好。”
宋焱章嘴角微微上揚,似笑非笑地將玉佩遞了回去。
然而他眼神中卻流露出對宋焱章的一絲讚賞,似乎在肯定他的為人。
在得知要陪同晉王去大同府處理公務時,與宋焱章同行的還有鄭遇春。
此人向來剛愎自用,總是對宋焱章的一些想法嗤之以鼻。
甚至在一次會議上,鄭遇春當著眾人的面直接反駁宋焱章。
言辭之激烈,讓宋焱章一時下不來臺。
可宋焱章並沒有選擇與之針鋒相對,而是在一次休息時,主動找鄭遇春交流。
“鄭將軍,在下一直很佩服您的軍事才能。
今日得空,想向您討教一二。”
鄭遇春卻根本不理會他,冷哼一聲,直接轉身就走。
宋焱章沒有氣餒,他四處打聽,得知鄭遇春曾在一場戰役中立下大功,便決定從這場戰役入手。
他先是找到鄭遇春的一位好友,好說歹說從此人口中瞭解到了更多關於那場戰役的細節。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宋焱章再次找到鄭遇春,一臉真誠地說道:“將軍,在下聽聞您在那場戰役裡神勇無比。
關鍵時候那個決策,簡直堪稱是神來之筆!
在下一直想請教,當時您怎麼判斷形勢的呢?
我思來想去,都想不明白,還望將軍不吝賜教。”
鄭遇春這才停下腳步,瞥了他一眼說道:“哼,你一個文弱書生,懂啥!
不過既然你這麼有誠意,我便給你講講。”
說著鄭遇春便開始講述起那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