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便已經到了掌燈時分,在朱棡影響下已經習慣一日三餐的朱標,此時正在吃晉王府書房裡的茶點。
他似乎完全沒注意到,朱元璋的臉色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變得越來越陰沉。
“你是說社學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算學學生,卻被那些商賈給一搶而空了?”
朱棡從盤子裡拿了一塊松花餅,放在嘴裡咬了一口。
由於現在白糖還沒有普及,因此這種糯米粉兌入一定比例天然松花和白糖揉和後溫火烙成的松花餅,只有憶江南、御景閣和晉王府才有。
“爹,正所謂欲先取之,必先與之。
正如朝廷採用開中制刺激那些商賈為軍隊輸送糧食一般,想要促進社學的發展,便離不開民間資本的參與。
況且社學的學生入學之後,一切費用都需要自理。
在對於布衣出身的貧困子弟來說,無疑是一種不小的負擔。”
一聽朱棡提到錢財方面的問題,朱元璋面色隨即變得緩和起來。
“雖然有了大明錢莊和銀庫這樣的‘聚寶盆’,但朝廷面臨的財政負擔依然不小。
一方面要給那些官員增加俸祿,另一方面內閣和龍驤閣還要設定新的官職。
即便目前的俸祿還沒有擬定,咱想必又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由於朱棡之前提出龍驤閣側重於監督和特殊事務的執行,因此老朱竟然把這個部門發展成了,類似“粘杆處”的新型特務組織。
這個新部門的人員構成複雜多樣,包括武藝高強的侍衛和刺客,以及精通情報收集的密探和細作。
其組織結構上隸屬於造辦處管轄,但實際上並不受其的直接控制,而是直接聽命於朱元璋一人。
龍驤閣的總部目前設在坤寧宮的一處偏殿,未來計劃在全國各地開設分支機構或聯絡點,以便收集情報和執行任務。
名義上的職能是負責收集情報、監視後宮嬪妃的一舉一動,並在必要時採取行動鎮壓異己。
實際上包括內閣在內的朝廷官員,都在龍驤閣監督之下。
如今見朱元璋再次提及龍驤閣,朱棡便決定乾脆按照“粘杆處”的組織結構,來劃分其官職。
“兒臣建議龍驤閣的人員構成,包括管理大臣、侍衛和拜唐三個級別。
管理大臣無定員,主要負責總理本部門事務。
侍衛分為頭等侍衛、二等侍衛、三等侍衛和藍翎侍衛。
具體來說,龍驤閣設有協理事務頭等侍衛一人,二等侍衛八人。
三等侍衛三十一人,藍翎侍衛十五人。
此外各地分支機構或聯絡點的龍驤閣官員,一律稱為拜唐。
龍驤閣級別最高的管理大臣,暫定為正二品官階。
每年俸銀155兩,祿米77石5鬥。
級別最低的拜唐,便是九品官職。
每年俸銀31兩5錢2分,祿米15石7鬥5升7合。
另外凡是內閣和龍驤閣官員均加恩俸,領雙倍俸祿,以及公費等收入。
如果按照這樣算下來,即便是級別最高的管理大臣,每年收入一般也不會超過五百兩銀子。”
朱標聞言連忙提醒道:“三弟,你確定說的不是寶鈔而是白銀?”
在將嘴裡的松花餅嚥下去之後,朱棡點頭說道:“我早就說過,倭國擁有大量的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