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是剛拒絕,這位就會毫不猶豫地下殺手。
而且這朱棡竟然給了姚廣孝一絲錯覺,就彷彿完全被看穿一般,使其根本無處遁形。
所以沒有歸附,從此鞍前馬後,以效犬馬之勞。
隨後,朱棡又是深深看了一眼還是有些顫抖的老和尚,便是自顧自的走出了寺門。
這連政治都算不上的爭鋒,朱棡實在不想多費口舌。
而這京師又不是沒有別的寺廟,換一家御封,承受大明皇室之香火,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在此之前,僧錄司那邊,必須要重定規矩,要不然連自家佛學都不明白,又如何能稱得上是和尚?
還有道錄司,也必須要重定規矩,從而整合天下道佛。
當然,這也是處於時代背景下的無奈。
封建王朝的信仰,普遍立於神明之下。
皇權也是一項強調皇權天授。
所以對於道佛,只能維穩削弱,不適宜大動干戈。
因為儒釋道三家,皆有其不同的思想,更具有一定的功能,可以相互利用,相互補充。
但這三股力量太過於龐大,所以任何一位皇帝,都只是想起到制衡的作用,從而削弱他們對於政治的威脅。
簡單來說就是三點。
出自於對神佛的敬畏,所以就糾結了個人信仰與利用。
再者就是政治宣傳與神話,還有扶持與控制的並行,從而強調君權神授。
說白了就是防止民眾造反,也是政治基礎上的精明算計。
一邊想利用儒釋道來鞏固王朝的統治,一邊又得維持對宗教力量的控制,確保其服務於皇權的穩定與擴張。
“二哥,將我們今日在大相國寺的事情,寫一份奏章,呈於老爺子。”
剛剛走出寺廟,朱棡便是看向身旁的朱樉,輕聲道。
“嗯。”
朱樉點了點頭。
“殿下是想借此針對一下佛門?”
一旁的姚廣孝,倒是有些好奇的看向朱棡道。
“針對那有什麼作用?”
“不過是為了維穩,打壓一下。”
“讓他們明白,佛門能有今日之盛況,乃是權力所給予。”
“而若是沒了這份權力,大相國寺也不過是一座普通的寺廟,沒什麼不同。”
“所以若不能讓朝廷滿意,這份權力,孤想收回來,就可以收回來。”
“況且以佛教追求四大皆空的理念,誰要是敢反駁,就是曲解佛祖之意。”
朱棡並沒有隱瞞什麼,反而是依舊道。
“朝廷給你的,才是你的。”
“可若是朝廷不給你,你不能搶。”
朱樉也是輕聲開口道。
“不錯嘛,看來最近有用功讀書。”
朱棡倒是高看了一眼自家老二,便是道。
“我說過,一定要好好讀書,就一定會好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