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好,這就好,你六爺也不容易。”
吃完早飯,爺們兒出門祭祖,留李蓉帶著小五看家。
李學成不遠不近的跟在後面,大概也知道自己不招人待見。
蹚著雪走到村口的時候,三叔四叔兩家已經在等著了。
李家的老墳在村南頭,這年月除了清明節允許掃墓,其他的日子根本不允許任何形式的祭祀活動。
對於這逆人倫的狗屁規定,在李家臺子是絕對行不通的。
當年帶頭砸了李氏祠堂的那幾個人,事後李家也沒輕饒了他們。
被打得最慘的一個,現在還在炕上躺著呢。
敢驚動我祖先的神主,沒見個生死,那幾個帶頭的都得感恩生在了新社會。
祭祖都不讓,那更是王八蛋的規定。
對中國人來說,啥都沒有祖宗重要。
外國人嘲笑中國人沒有信仰,那是他們孤陋寡聞。
中國人最為虔誠的信仰,就是祖先。
頂著大風,蹚著沒膝蓋的積雪,再難也阻擋不了老少爺們兒去跟祖宗做年終總結。
靠近祖墳,遠遠的就能聽見有鞭炮聲。
有人已經先到了。
李家老祖當年跟著還是燕王的明成祖遷居京城,後來又搬到了李家臺子這個地方,繁衍生息,到李天明這一輩已經是第18世了。
祖宗的墳塋整整佔了三十幾畝地,遠遠的看去,一片被白雪覆蓋著的墳包。
“學軍哥來啦!”
“這是天滿吧,都長這麼大了。”
眾人打著招呼。
有祭完祖,跪在雪地裡,恭恭敬敬的行禮磕頭。
李天明拿出昨天在大柳鎮買來的紙錢,就是那個粗布口袋。
現在管這個叫封建迷信,根本不讓賣了,但祭祖哪能空著手,管的再嚴,老百姓也總能找到突破口。
從老祖墳一路燒下來,這麼冷的天,愣是把人累得出汗了。
墳地裡的人越來越多,燒香拜佛或許還能欠上幾回,但祭祖這樣的大事,老李家但凡能動彈的爺們兒,全都要到。
誰不盼著老祖宗的庇佑。
當然了,要是沒能保佑,那也是後輩兒孫不成器,招老祖宗不待見。
“哥,咱媽長啥樣,我都快忘了。”
李天亮說著,折斷了墳頭上的蘆葦。
母親過世的時候,李天明才14歲,天亮更小,才10歲。
可即便過去了這麼多年,哪怕李天明上輩子80多歲了,母親的音容笑貌依舊記得很清楚。
記憶中,母親很愛笑,多大的事,好像也沒法讓她愁上一回。
“媽,我……又回來了,要是能早回來4年,該多好啊!”
李天明小聲唸叨著,和天亮一起,清理著墳頭上的蘆葦。
這玩意兒根太硬,那口薄棺未必能禁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