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書院。
走下馬車,看著那用小篆書寫而成的“青州書院”四個大字,沐晨也是眼前一亮。
忙是詢問一旁的書童:“這字寫的還真不錯,是誰所書?”
那書童趕忙回答:“這字乃是書院張夫子所書。”
聞言,沐晨更是驚訝,看這字筆鋒凌厲,氣勢十足,看起來此人年紀應該不大,如此年輕就能夠當上夫子,可見此人十分了得。
“是嗎?以字看人,看來你們家夫子也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走,帶我去見一見夫子。”
剛剛踏入院落,便看到一面巨大的石碑立於院落之中,而沐晨更是發現之前自己唸的那首《明月何時有》竟是不知何時已然刻在了石碑之上。
沐晨這才反應過來,這就是所謂的銘碑之詩了,原來就是刻在石碑之上啊,可為什麼只有一首。
但沐晨並未發現的是,在他們踏入書院的一瞬間,這面石碑之上閃過一縷淡黃色的光芒,幾乎只是眨眼間就已經消失不見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再往裡走,朗朗的讀書聲迴盪在耳邊,平添幾分儒雅之氣。
這青州書院與秋風書院的風格差不多,穿過幾個迴廊,便是來到了一個古色古香的雅緻小院。
院落之中,種著幾棵梅花,一身穿白色長袍的男子正小心翼翼的修剪著,而在一旁的石桌上,更是擺放著筆墨紙硯以及一壺酒。
沐晨也是納悶了,這些當夫子的難道都喜歡飲酒不成,可仔細想想古往今來無論是杜甫還是李白,亦或是陶淵明這種大詩人無疑不是喜歡喝酒,也許酒能助興,更能抒發心中感慨書寫佳句。
“夫子,人已經來了。”
“好,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書童帶著李牧一同離開了別緻的小院,只留下沐晨一人。
沐晨有些無聊,便是走到一旁坐下正好看到另一個石凳上放著一本古色古香的書,便是將其拿了起來。
開啟書籍,這裡邊竟是張夫子所書寫的詩句,而上面的一首詩,正是沐晨在定州城時所寫過的明月幾時有。
“怎麼樣?我的字還算不錯吧?”
而就在這時,夫子突然開口了,他轉過頭來,卻是一副老人的模樣,花白的頭髮和鬍鬚,這與那字完全不成正比啊。
沐晨一時間就有些不知所措。
“啊……張夫子的字寫的非常不錯,非常好,是我迄今為止見過寫的最好的字,”
沐晨起身急忙回答。
夫子卻是呵呵一笑:“沐公子所說的話,似乎有些敷衍的成分,不過沒關係,來請坐。”
二人同時落座,那張夫子才是開口道:“沐公子,你的事情陳夫子那邊已經全都告訴過我了,我對你很是佩服,這首明月幾時有,簡直堪稱千古佳句,不,應該是千古絕句才對,看過此詩之後,我竟是生出了一股思念之情......”
張夫子眼神憂鬱的望向了遠處,沐晨也是贊同的點點頭。
“看來,夫子你也是性情中人。”
張夫子一愣,有些奇怪的看著沐晨,隨後卻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沐公子,請你跟老夫過來,我來為你辦理入院的相關事宜。”
“多謝夫子。”
路過那梅花時,張夫子卻是停頓了一下:“沐公子,請問你可否以這梅花為題,即興吟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