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迴廊中,沐晨穿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圓形拱門,而在一處別緻優雅的小院內停了下來。
在那院落之中,陳平安正手握書卷,坐在石凳上專心致志地翻閱著,旁邊的石桌上有個油燈不斷的閃爍。
沐晨納悶兒的走上前,饒有興致的詢問道:“夫子,這種光線你也能看得下去書嗎?”
陳平安微微一笑,平靜的開口道:“看書並不一定是用眼睛去看,若是用心去看,會比用眼看更加清晰。”
沐晨微微一笑搖了搖頭:“夫子你說的道理太深奧了,能不能說的更加直白一些?”
陳平安放下了手中的書卷,指著旁邊的石頭,示意沐晨坐了下來
而後又端起桌上的一杯酒壺,為沐晨斟上一杯香酒。
“夫子好興致,一邊看書還一邊喝酒,不過,這圓月之夜喝上一杯酒也是真的不錯。”
沐晨端著手中的酒杯一飲而盡:“哇,好酒這酒真香,叫什麼名字?”
“清風醉!”
陳平安淡淡的說道又給沐晨倒上了一杯酒。
“清風醉,真是好名字。”
沐晨微微一笑,不等陳平安端起酒杯,又是一飲而盡。
而這一次,沐晨也不見外,直接拿起酒壺給自己倒滿了一杯。
似乎是酒意上頭,沐晨起身端著手中的酒杯,望向了天上的圓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不知是不是喝多了,沐晨直接吟誦出了這首詩句。
可就是這一句,卻是讓一旁的陳平安目瞪口呆,他萬萬想不到,沐晨竟然有如此文采。
陳平安又立刻想起來,沐晨之前可是一名秀才,能有如此文采,也說得過去,不過這四句詩寫的確實太好了。
“沐公子,沒想到你不僅武功高強,就連文采也如此的出眾,真是令在下佩服不已。”
沐晨連忙笑道:“夫子,你可別這麼說,我可會驕傲的,其實這首詩並不是我寫的,我只是將別人的詩句照搬過來而已。”
沐晨的話也引起了陳平安的好奇,繼續追問道:“不知這首詩是誰所寫?”
“寫這首詩的是一位名貫古今的大詩人,蘇軾。”
“蘇軾,這個名字生的很,既然是名貫古今,可我怎麼從未聽過?”
一旁的沐晨也是反應過來,這個世界怎麼可能會有蘇軾呢。
他立刻說道:“哈哈哈,這個人其實是我老家的一位普通朋友,不過他英年早逝,也只留下了這麼一首詩,哦,對了,這首詩其實後邊還有幾句,不如我都念出來,夫子也給評斷評斷。”
陳平安頓時來了興趣,連忙道:“好,快念。”
沐晨端起酒杯,仔細的回憶著:“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沐晨念出此詩也是十分的應景,他似乎已經將白天的事情全都拋諸腦後,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竟真有一位大詩人的風範。
“夫子怎麼樣,這首詩可還行?”
沐晨轉頭看向了陳平安,可下一秒沐晨整個人都愣住了。
只見陳平安如見聖人一般雙目圓瞪,雙眸之中竟全都是崇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