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住身形之後,李寧發現,反倒是剛剛打出一拳的H6機甲踉踉蹌蹌地後退了一步,甚至手臂處已經產生了幾道裂痕,只不過,縈繞的青能立即將其恢復原狀了。
對於眼前的對手依然不能夠掉以輕心,哪怕李寧已經是今非昔比。
“開什麼玩笑?這機甲師哪個小隊的?這種局面怎麼就派了一個人來?”
周圍的守軍擺脫了三臺敵機的攻勢,看清了眼前的戰局,發現只有李寧一人參戰,有些不解地高聲吐槽道。
雖然有些不服氣,但是李寧此時已經沒有功夫理會那些只會耍嘴皮子的旁觀者了。
這時候,另外兩臺敵機發射的能量炮已經近在咫尺。
李寧也是瞬間做出了反應,向後一仰,以最極限、也是效率最高的方式躲過了這次的轟擊。
此時李寧發現,雖然這臺機甲調高的引數在開始的時候會給他的身體承受能力帶來一定的壓力,但是漸漸適應了這樣的感覺之後,隨著他與機甲的默契程度開始培養,他覺得自己的身體中,更多的潛力開始被激發了出來。
看來,負重訓練還真的是有好處的。
這還真的要感謝蔣欣怡了。
李寧輕輕一笑,僅僅是一瞬間的思考,便又重新將注意力放回了眼前的戰場上。
即便自己的H3機甲已經有了跨等級的戰力,但是H6機甲的代系優勢還是存在的,效能依然還是不容小覷的。
甚至H6究竟算不算H系列機甲都不好說,這只是人類參考H3類比定義的。
更何況,沒有人類操作,雖然抹殺了透過意志創造奇蹟的可能,但畢竟機器要比人類的操作精密的多,還會嚴格遵循戰術,出現低階失誤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面對三臺H6機甲,李寧依然還是隻能專注與防禦。
至於進攻,那就是大部隊趕來之後的事情了。
此時看來李寧和他的機甲已經被敵機認定為最有威脅的目標,所以對方也徹底放棄了對地面設施的破壞以及衝擊地下入口的行動,而是專注地向著李寧發起了攻勢。
李寧依然極限地閃躲著對方的攻擊,與曾經和H6機甲戰鬥時的力不從心完全不同,此時他覺得自己的行動越來越遊刃有餘。
而且李寧還有更多的想法。
他還記得當時離開蔣欣怡實驗室前,她對自己說過一句話。
“我在你的機甲上裝了一臺記錄儀,能夠記錄今後你的一切戰鬥,這些可能將會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資料,就當是為你改裝這臺機甲的代價吧。”
所以,為了這個,他也要將戰鬥進行到極致。
如今,人類對於失控機甲的瞭解少之又少,一切難得的交手機會,對於研究工作來說,都是十分寶貴的財富。
既然現在對方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不用擔心對周圍的設施造成破壞,那麼,這看上去的消極防禦,便是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