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這個答案,趙瑗不再繼續追問,提筆在名單上署上姓名。
楊叢義、李顯忠、紹宏淵三人先後署名,只差仍然還在山中未歸的章大人。
其實章大人是不是要署名已經不重要了,選將營的印信一落,四人署名,此選將名單就算確定。
這個名單會由郡王親自帶回臨安,向朝廷覆命。
選將之事一完,章復馬上召見楊叢義、李顯忠、紹宏淵三人,代表朝廷正式向他們三人宣佈任命。
“茅舍無籬有賊窺,疆域萬里有人嫉。大宋疆域廣闊,東西南北諸國,覬覦者多,天下初定,不可無強軍勇士。殿前司駐外駐軍建軍日久,良將寥落,兵士老弱,一軍之兵不足千人,難堪衛國守土之任,各軍現以盡數撤銷。察,選將營諸軍頗有鬥志,訓練有素,軍中皆為勇士,有守土之能,現詔令選將營諸軍即刻組建三軍,任奮武軍統制李顯忠統軍二十指揮,任揚武軍統制紹宏淵統軍二十指揮,任殿前司兵案秘書兼選將營副帥楊叢義贊領精武軍六指揮,奮武軍、揚武軍以已撤銷舊軍充任,精武軍以徵調宣威軍四指揮充任,剩餘兩指揮可酌情招募。限期三日,新軍建成!三位可聽明白了?”
章復說完,目光掃視楊、李、邵三人。
“是,末將明白!”楊叢義當先應是。
“是,大人。末將明白!”
這個突然的建軍任命,顯然讓沒什麼心裡準備的李顯忠和紹宏淵有些搓手不及,他們可沒想過要繼續統軍,宋金議和,十年無戰事,幾年前他們被請出軍隊,擔任掛名閒職,哪裡想到會讓他們再來統軍?何況還是在天下太平之時。
太平將軍不如狗!
金人、西夏人打來,他們在戰場上風光無限,宋金議和,他們馬上就被趕出軍隊,只能與小兒嬉戲度日。
不過,如今朝廷有命,他們也違抗不得。
“這是已經被撤銷編制的禁軍名單,你們拿去看看。選將營四十一支禁軍共有兵力四十一指揮,,其中兩指揮所在的禁軍並未撤銷,奮武軍、揚武軍各統二十指揮,缺的一指揮可在剩餘兩指揮中招募,只要他們願意加入新軍,由樞密院協調調撥。”
章復拿出一紙名單放在桌上,李顯忠道謝之後,上前取在手中。
隨後三軍任命憑證,一一發放到三人手中。
閒話不聊,三人即刻散去,各去籌備組建新軍之事。
精武軍由選將營徵調的四指揮宣威軍組建,並不需要多做準備,只要召集一眾將校,當眾宣佈便可完成新軍組建。
但奮武軍和揚武軍就麻煩許多,各軍名單在李、邵二人手中,他們隨軍觀戰五月有餘,哪支軍隊強,哪支軍隊弱,自然是清楚,不組新軍,兩人相安無事,如今要在四十一支部隊裡各挑二十支,矛盾便來了。
既然是要奉命組軍,誰會願意要明顯實力較弱的部隊?兩人就名單爭執不下。
但再大的爭執和分歧終歸有結束的時候,一個時辰後,兩人不得不相互妥協,從名單中輪番挑選,一人一次選一個。
四十一支軍隊強弱難辨,挑選之時,難下決心,兩人挑滿,便花費了許多時間。
奮武軍、揚武軍各二十指揮挑完,名單確定,上報樞密院章復,選將營便通知全營四十一路禁軍主將帥營集合。
不久,四十一路禁軍主將齊聚帥營最大的議事廳。
各軍主將分坐兩旁,章復、趙瑗坐在議事廳最中央,李顯忠、紹宏淵、楊叢義陪坐左右。
“諸位不遠千里來婺州選將,歷時七月,著實幸苦。如今選將結束,結果已出,但要等到上報朝廷確認之後,方能對外公示。諸位靜心等待,榜上有名者,自會有朝廷嘉獎!”
“多謝郡王!末將明白!”
一眾主將齊聲道謝。
很多人之前未曾見過郡王真面目,但幾乎都聽過關於郡王傳說,傳說中郡王喜穿硃紅色的衣裳,如今議事廳中,只有一人穿紅衣,又與一紫袍老者坐在正中,不是郡王還能有誰?
“選將結束,諸位本應率隊原路返回,而今朝廷另有安排。朝廷如何安排,請籤書樞密院事章大人告知諸位。”
今天的主角不是趙瑗,他很快將話語權轉給章復。
“想必諸位一個多月前都已經見過本官,本官二來選將營別無他事,是給你們帶來兩個好訊息。”
章復稍稍賣個了關子,停頓了一下,看了看眾人臉上的神情。
而後繼續說道:“第一個訊息,除宣威軍和龍猛軍外,諸位所在的禁軍編制已被全部撤銷,駐地兵將全部遣散!”
這個訊息一出,原本安安靜靜等著聽好訊息的一眾將士頓時呆若木雞。
片刻之後,議事廳內的寧靜被打破,一片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