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楊細細的比較一下這些地方被盜的時間,發現越是靠東時間就越久,這說明盜墓賊是一路由東到西流竄作案。
他趕緊開啟地圖,赫然發現再往西可不就是相鄰的閔陽縣了。
他頓時覺得時間緊迫,兇手目標如此明確,作案動機什麼的已經不重要了。
如果這一次沒趕上的話,那這個任務就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
他趕緊通知捕頭先去閔陽縣佈局,捕頭告訴洛楊已經做了埋伏,洛楊擦擦汗,這才意識到人家也不是傻子。
告別了衙門,放心不下的洛楊覺得還是有必要再多瞭解一些線索。洛楊本不是什麼探案高手,只能憑讀過的書看過的影片回憶那些有用的知識。
這個時期的盜墓賊還沒有系統的體系,最早也要到三國時代才開始有摸金校尉。
沒有體系就沒有規矩,什麼洛陽鏟,百寶箱,黑驢蹄子什麼的自然也就無從追查。
唯一的辦法就是賊贓了,現在的墓最值錢的也無非就是一些黃白之物。
如果想要銷贓,最好的辦法就是當地盜的東西銷往外地。所以本地的金鋪八成會有人來銷贓,洛楊想到此處趕緊去了高陽縣的金鋪。
頂著協助調查的名頭做這種事實在太方便了,他很輕易的找到這家金鋪的進出賬本。翻閱了最近一段時間的收貨明細,發現都是一些不甚值錢的小玩意。只好去下一家。
高陽縣只有那麼兩三家金鋪,在下一家金鋪洛楊果然有了收穫。
就在三天前,這家金鋪入手了幾件價值不錯的金器。洛楊不用查就知道這東西是“出土”的。
入庫的東西不單有金銀手飾,還有盤子酒杯等東西。正常人家誰會一下出手這麼些不常用的東西。
看來這些賊也不是太聰明。
根據店家回憶,出手的人是一個三十來歲的漢子,神神秘秘的,傍晚時分才來。
掌櫃的是有些察覺,可他以為是這東西興許是哪個大戶人家的二房或者公子哥偷偷出手的,他只顧壓價格去了,也沒太在意。
掌櫃給的價錢比較低,那人也沒還價,賣了東西就匆匆走掉了。
洛楊讓他仔細描述相貌,店家回憶半天,最後只回憶那人有一個習慣動作,就是喜歡活動筋骨。
洛楊心中已經有了數。
盜墓賊多半都會縮骨功。盜洞大多打的很小很小,即便是路過之人看見盜洞也不會懷疑,在外人看來,那洞是根本下不去人的。
常年練習縮骨功的人,平日裡活動關節也就不奇怪了。
既然此地已經銷了髒,那麼盜墓賊肯定已經不在了。洛楊只能坐上去閔陽縣的馬車。去那邊打探一下情況。
就好像冥冥之中的註定一樣,洛楊剛走進金鋪的時候就看見一個人正在金鋪內做著交易。
他本來想等著他完事了再去詢問,畢竟這種事還是低調的好,可他不經意瞟了一眼就發現正在賣東西那人有些熟悉。
三十多歲,相貌普通,洛楊明明沒見過,所以有些疑惑為什麼會有這種熟悉感。
就在那人交涉的時候他的肩膀不由自主的輕微聳動一下,就好像舒展筋骨一樣。
洛楊一下就意識到,這人就是高陽縣金鋪掌櫃說的出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