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採納了逢紀的計策之後並未拖沓,當即就給冀州的麴義以及遠在幽州的公孫瓚發出信函。
麴義對於自己的才能自己心中有個底子,他帶兵打仗沒有問題,可讓他做一方勢力之主還是力有不逮,勸下韓馥只不過是為冀州換一位更有才能的主子。
縱觀當今天下大勢,又有誰能比袁紹更為合適?沒有絲毫猶豫麴義這邊就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公孫瓚在接到書信之後也沒有過多遲疑。
原本他在幽州東征西戰,立下汗馬功勞,而且主張殺盡烏桓異族,怎知朝廷突然派下劉虞成為幽州牧,一到幽州地界就推翻了以前公孫瓚的一切主張,以懷柔、恢復民生等等為主。
更為氣憤的是如此做下來幽州的態勢竟真的比以前好了太多太多,烏桓也再次俯首稱臣,張純張舉的人頭也被獻上。
經過上次聯軍的事後,公孫瓚也已經看清了大勢問題,沒有一地立足的話終究會被淘汰,眼下幽州顯然牢牢掌控在劉虞手中。
以劉虞的威望等等,縱然他奪下幽州也不能掌控,而韓馥確如袁紹所說,庸才一個,加之冀州之地比幽州好上太多,打下冀州顯然比幽州好上太多。
如此,一場針對韓馥的行動已然達成。
很快,公孫瓚便召集大軍啟程,對外宣稱要借道冀州前往長安剿滅董卓。
可實際上韓馥心中早已警覺,畢竟春秋、戰國時期借道伐國的事情層出不窮。
在召集手下幕僚商議之後,韓馥心中下了決定,不能讓公孫瓚來到冀州,可怎麼做還有待商榷。
畢竟公孫瓚當年打得異族抱頭鼠竄,若是自己帶兵上前相抗,能打過嗎?
在幕僚獻策之下,韓馥採納了一條妙計,讓袁紹前往邊界與公孫瓚相抗!如此一來,韓馥就可坐收漁利!
幾日後書信發回,袁紹卻是有些頭疼,他發信叫公孫瓚來攻冀州,自己又帶兵前去相抗?這算個什麼事?
可不去那不就和韓馥撕開面皮了?兩者之間將變成兵戎相見,外面各部勢力都虎視眈眈,無論和誰對陣,都有可能被他人撿了便宜。
“快去請逢紀先生。”袁紹思索一陣無果之後只得派人去叫逢紀。
少時,逢紀到了大帳之中。
“參見袁將軍。”
“逢先生,你可算來了,快請。”
袁紹心頭焦慮在逢紀到場之後好了一大截。
“袁將軍可是碰上了什麼難事?”
“哎!逢先生,韓馥這老狐狸現在想讓我帶兵去到冀幽之邊阻擋公孫瓚進軍,你說這......”
袁紹一臉難色。
逢紀點點頭,面色依舊輕鬆道:“原來如此啊......”
飲下一碗茶水之後接著又道:“這幾日可是又有大事發生啊,袁將軍知道否?”
袁紹真焦急於眼前之事,突然聽逢紀這麼一說,才靜下心來仔細思量起了這幾日天下有什麼大事。
半晌之後才吐出一句:“難道逢先生說的是?董卓?”
逢紀淡淡笑笑,點了點頭。
袁紹突然靈感乍現,心中一下子明悟了逢紀的提點,大笑道:“哈哈哈哈!多謝逢先生的提醒啊!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前幾日董卓突然進軍函谷關,雖未發動什麼實際攻勢,可這一步也牽動著天下所有人的目光,而袁紹如今的脫身之法也在這之上。
聯軍雖然散了,可名義之上還尚存,袁紹作為關東聯軍、反董軍的盟主,對抗董卓就是他的第一要務,他完全可以以董卓軍東進為藉口,託詞稱自己要對抗董卓,不能率軍離開。
書信再次來往於河內、鄴城之間。
韓馥接到書信之後一時之間氣急,“豈有此理!豈有此理!我堂堂冀州牧竟然不能號令一個渤海太守!氣煞我也!”
書信向下傳遞,各個幕僚都看了一遍,卻是面面相覷,沒人能夠提供出什麼計策。
韓馥一掃視,瞬間也明白了,怒氣之下說了句:“好!就和那公孫瓚真刀真槍幹上一場,也好讓這袁紹看看,冀州究竟是誰說了算!”
“不可啊!使君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