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秀才周同文的隨筆,雖說是隨筆,但裡面的字寫得很工整,看著讓人很舒服。
不過只能說不愧是隨筆,內容就是日記一樣的東西,他簡單地翻看地翻看了一下,可以說三本絕大多數的內容都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大概就是——
“今日無事,喝茶!”
“喝茶!”
“不行啊,你怎麼能夠這麼墮落,明天一定要努力起來。”
“喝茶!”
簡單地說就是一大部分都是無意義的重複內容,還有一些就是在村子裡面的有趣的事情,並且時間並不是連貫在一起的,應該是想起來才會記錄一點,不是每天都寫。
除了這些,還有就是一些記賬的記錄,也和隨筆寫在了一起,記得極為不用心,不過王昇倒是看出周同文挺有錢。
當然,還是有一些看起來莫名其妙,但感覺資訊量十足的東西。
比如——
“離開那個地方那麼久了,結果還是偶爾會夢到,果然有些不甘心嗎?”這像是在質問自己。
並且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句,王昇還找到了不少可能聯絡上這句話的內容。
“難道真的是定數,沒有絲毫的辦法改變?”
這種話有很多,所有的共同點都是詳細內容中都有“那個地方”。
相似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是他們趕我走,我又何必留念那個地方”
寫完這句話之後,老秀才就再也沒有寫過類似的,似乎就此打住。
“那個地方”到底是什麼地方,王昇也是有一個大概的猜測,很大可能就是大周的朝堂,畢竟老秀才周同文自稱“秀才”。
當然這個判斷也不能百分百確認,也僅僅是一種可能的猜測。
不過這件事情也沒有什麼好研究的了,就算是朝堂的人,也離開了幾十年,現在甚至人都死了,人死燈滅,沒什麼好稀奇的。
在這些話之後又是很多的“廢話”。
這個時候老秀才似乎也開始教書了,隨筆的內容就變成了喝茶、教書之類的。
最後就是一些思想哲學的研究,王昇反正是看得頭疼。
不過有一句話他很在意。
“都是殘缺的!”
這句話在後面反覆出現了好幾次,從那些文字之中,王昇可以看出老秀才的無奈。
“如果這一個問題,周先生的無奈倒是可以理解,因為無法解決,可是他這句話代表了什麼?”
都是殘缺的.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有什麼東西是不完整的。
可這句話,雖然出現了好幾次,但是沒有一次存在主語,只能全靠著猜測。
但能夠怎麼猜?
隨筆的有效內容並不是特別的多,所以王昇沒有多久就看完了,哪怕是看完也找到到底是什麼殘缺了。
對於自己這位神奇的老師他確實是有了更多的瞭解,但是看完這些隨筆之後,他的疑惑又多了一種。
特別是那句“都是殘缺的”。
王昇心中的疑問不是消失了,特麼只是替換了!
替換成了一個更大的疑問。
不過他對於這個疑問倒是沒有之前那麼好奇,他最開始其實就是想要了解一下自己這位老師到底是怎麼樣的奇人。
雖然沒有完全解決,但也有了一個靠譜的猜測。
至於新的疑問,只能說隨緣,或許以後哪次機緣巧合就知道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