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竟然意外的還算不錯!
何況這個玉隱小小年紀便有如此靈氣,實屬難得!
玉隱此詩一出,便有不少人抄錄下來,就連諸大儒都微微點頭,讚賞她做的詩,就在李凡注視著玉隱之時,玉隱也注視到了李凡,俏皮的衝李凡一笑。
李凡也微微動容,如果沒有自己帶來的名家之作,這個女孩子想必在這裡最璀璨的天驕吧!不,就算如此,她也是天驕。
“確實是好詩!”諸大儒對玉隱的詩開始了點評。
就在眾人聽著諸大儒對玉隱的點評之時,臨安公主也朝李凡湊了過來。
“快給我作一首,我要壓她一頭。”臨安公主對李凡低聲道。
眼見諸大儒就快對玉隱的詩點評完了,若是自己做不出來詩,豈非讓了這玉隱奪走了魁首。
李凡道:“聽好了。”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要一首女子口吻的佳作,那必然是選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之詞,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就在李凡說完後,臨安公主也是眼前一亮,這首詞,當真是絕妙,遠遠超出玉隱那首!
若論才氣,必定超過三尺。
絕對是出縣之作!
臨安剛才還擔心李凡這個大男人寫女子口吻的詩詞是不是不行,她只求不輸玉隱就行,卻沒想到這李凡寫女子口吻的詞竟也毫不遜色,一點也不差於男子之詩!
此人當真才華橫溢。
……
諸大儒點評完了玉隱的詩後,玉隱也很謙遜的道謝,她確實有所受益。
於是玉隱和眾人又把目光投向臨安公主,玉隱微微一笑,細聲細氣的道:“皇姐,你的呢?”
臨安公主輕輕哼了一聲,緩緩踱步,也隨之開口說道:“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眾人驚歎,就第一句便是上乘,以“紅藕香殘”四字便描繪出夏末入秋之景色,它不僅點明瞭蕭疏秋意的時節,而且渲染了環境氣氛,表達了幾分“人去席涼”的意味。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臨安公主又道一句。
好一個月滿西樓。淡淡的相思,淺淺的離愁。僅是幾字,一個思念丈夫的女子形象便躍然紙上,月已西斜卻全然未知。諸雲來面露讚歎之色,此詞最少也是一首出縣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