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府門額上掛著兩個大紅燈籠,不過顯得有些破舊,在貞觀一朝從皇帝到這些文武大臣大部分人都厲行節儉,房玄齡作為丞相自然也不例外了,這一點從盧氏身上穿的衣服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來,那衣服一看就不知道被洗過多少次了。
盧氏對李治道:“府中簡陋還望殿下萬勿見怪。”
李治自然不會在意這些細枝末節,更何況他又沒打算在房府常住。
“房夫人說的哪裡話,房大人作為我大唐個肱股之臣帶頭節儉,我佩服還來不及呢,如何會嫌棄呢。平日裡我在皇宮中的日子也很是節儉呢。”
盧氏和房遺愛眼神古怪地看了他一眼,心中不知在想些什麼。
李治自然對他們的眼神選擇了忽略,堅決不會去探究他們眼神中的深意的。
房玄齡每日都要在宮中處理公務到了晚上才能回來,因此房府白天一般也就只有盧氏在家,房遺愛若非今天被老孃在大街上正好給遇上,他現在也早就跑到城外去打獵了。
打獵可是房遺愛為數不多的一個愛好之一,而且這個愛好可是為他行走在綠帽界立下很大的功勞。
自己那位皇姐在歷史上和辯機和尚發生那千古流傳的故事,可是就是拿著房遺愛打獵當幌子,然後跟著房遺愛跑到那荒郊野外,一個把門,口誤,應該是一個打獵,一個做那不可描述之事。
房遺愛這傢伙也是好好的公主不讓在深宅大院裡面待著,非要把她帶出去,結果怎麼樣,還不是讓人家打野去了。
房府偌大的院子裡只有幾個家丁,還有四五個上了年紀的婆子,就連丫鬟都沒有一個。
李治對盧氏問道:“不知大公子今日去了何處?”
房玄齡的這位大兒子房遺直和自己那位名垂青史的弟弟可不一樣,他為人好讀書,而且還頗有武藝,和朝中不少達官顯貴的兒子交好,就連吳王李恪都和他交情頗深。
不過歷史上這傢伙也是夠倒黴的,受了高陽公主和房遺愛的牽連,被貶為庶人,真是可嘆啊。
提到自己的大兒子盧氏的臉上這才有了笑容道:“他呀出去和幾個朋友吟詩作對去了,殿下若要找他,我這就讓人去把他叫回來。”
李治連忙搖頭道:“我只是隨便問問而已,今日既然遺愛兄在家,那我就和遺愛兄聊聊吧。”
盧氏對自己的兒子道;“遺愛你好好陪著殿下。”
“是是是,母親儘管放心便是。”房遺愛不僅長出了一口氣,今日看來自己能夠逃掉一頓家法了。
今日他感覺自己也夠倒黴的,平日裡也沒少騎馬上街,偏偏今日馬就受驚了,而且還被母親給發現,今後一段時間看來自己就不要想外出了,父親大人肯定會逼著自己坐在書房讀書的。
一想到讀書他就開始頭疼,他活了這麼大最討厭的事情就是讀書了。
舞刀弄劍讓他神清氣爽,但是這讀書卻讓他就像是在受折磨。
房遺愛帶著李治來到了父親的書房,吩咐一個大媽去泡茶後,他就和李治坐下閒聊了起來。
當然了主要是李治在問,而房遺愛就像是一個小學生一樣規規矩矩的回答問題。
就這性格李治算是知道為何自己那位皇姐會辦出那些事來了,這房遺愛簡直就是個悶葫蘆,一棍子都打不出一個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