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正殿。
李二放下手中的筷子對李治問道:“雉奴吐蕃遣使來我大唐和親,不知你有什麼想法?”
自己的這個兒子總有些與眾不同的想法,所以他想看看能不能從兒子這裡聽到一些不同的見解。
李治不答反問道:“如果有一天我大唐變得弱小,而吐蕃變得強盛,他會不會念及曾經向我大唐求娶過公主,而不打我們大唐的主意呢?”
“那自然是不能,國與國之間最重要的還是利益。”
“父皇英明。我們大唐把公主嫁給吐蕃必然會賞賜很多東西,尤其是那些我大唐的先進技術更會傳入吐蕃,讓吐蕃變得更加強大,開始欺凌周邊的小國,等小國沒了,就只能向我大唐進行掠奪了。”
李二的智商在大唐那絕對是上乘的,李治的話讓他明白了,大唐和吐蕃和親說好聽是大國對小國的恩典,說的難聽一點就是在資敵。
“可是各國使者已經來到了長安城,難道直接拒絕他們?”
李治搖頭道:“我們可以讓公主出題讓他們來答,如果沒人打得出來,那麼公主本人自然就可以拒絕他們的和親要求了。兒臣聽說那大食國等國的女子可是十分美麗,父皇為何不讓他們把女子嫁給我大唐之人呢,這也是和親啊。”
“突厥人強大的時候掠奪我大唐的女子,我們強大的時候為什麼不能讓他們把他們國家的美女獻給我大唐呢?”
李二在李治的身上掃了幾圈,笑道:“你小子年紀不大該不會就想著打女人的主意了吧?”
“父皇你要是為兒臣找來幾個異國的女人做兒臣的宮女,兒臣也是沒意見的。”
“去去去,你小子現在也不學好了。”
李治又將話題扯到了吐蕃的身上,他對自己的父皇說道:“吐蕃距離我長安城並不遠,他們如果過於強大,說不定就會出現當年突厥人打到渭水邊的情況了,兒臣以為父皇應該想辦法削弱吐蕃的力量才是。”
這話讓李二悚然動容,從來沒有人和他說過這話,但是順著李治的話一想這個情況確實存在。
吐蕃居高臨下可以輕易就對大唐用兵,但是大唐的軍隊卻普遍不適合去吐蕃作戰,正如李治所說要是吐蕃強大了,如何會不打大唐的主意呢。
“那雉奴以為父皇應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
“兒臣認為一是應該在西北地區駐紮足夠多的軍隊,而是暗中和吐蕃的那些部落的酋長交好,日後也好讓他們牽制吐蕃贊普。”
吐蕃雖然被松贊干布給統一了,但是吐蕃卻不像是大唐一樣是一個集權的國家,相反吐蕃內部都是一個個的部落組成的鬆散聯盟,贊普強大時自然能夠壓制他們,但是一旦贊普勢弱,那些部落必然就不會再聽從他的命令。
李二點了點頭,讚許道:“雉奴出的倒是好主意。”
長孫在一旁催促道:“你們父子不要光顧說話了,飯都涼了。”
歷史上的長孫貞觀十年就去世了,但是這一世有了李治這個作弊器,她的病卻完全被治好了,最起碼再活幾十年是沒問題了。
不禁是長孫,就連房玄齡等人的病也都被李治治好了,大唐的重要人物只要不是在戰場上被人砍了腦袋,都可以活個壽終正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