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感受到了道經的氣息,渾身一震,竟然是被陳明嚇退了三步,咚咚咚!
大地之上,瞬間留下了三個巨大腳印,猶如三個深坑。
道經留給古樹的回憶,太過恐怖了,他可是聽祖上的古樹說過的,修行道經的人,一旦到了大君領域,法力根本用不盡!
而陳明現在身上的法力,更是道經修出來的法力,他再清楚不過!
陳明剛剛展示的實力,更是群戰堪比君主級的破壞力,道經修行到了堪比君主的存在,絕對不是太初古林能夠對抗的。
道經修行到了君主級,只有四個字,超脫無敵。
道經修行到了君主之上的仙之下,可以搏殺仙人!
古樹露出一抹無奈的表情,口中道:“原來是太初回來了,我早該想到的,敢進入我太古古林的,也唯有太初的人了,我等,願意接受尊駕的條件。”
陳明一喜,道:“你知道我是念著太初宗的情分就好,速速帶我去太初宗以前的地方。”
古樹拱手道:“我會派遣一棵大樹帶領尊駕前往!”
陳明朝著周圍的諸王道:“你等,切不可傷了這些靈藥的性命,只可取一半,明白了嗎?”
諸王們也是拱手稱謝道:“我等,多謝曙光大君之恩!”
忽然有一個諸王問道:“大君,可是我等這些不熟悉藥理的人,如何知道怎麼取一半不會傷及靈藥的性命?”
陳明心想,你們要熟知藥理的人是吧,正好,我門下有三千六百多個,“你們可前往燕山,尋覓我門下的燕山領主,他們都精通藥理,而且還可以幫助你們將這些靈藥煉製成丹藥,如此便好。”
正好給門下弟子找點外快,他們現在組建血衣劍衛的靈石缺口可是大得很,正好把這些靈藥煉製成丹藥,然後再賺上一波。
眾多人王都是拱手稱謝道:“大君大德!”
陳明身旁的四位大君面面相覷,他們真的是一個隊伍的嗎?劉玄剎真的是這個隊伍的首領?
他們啥都沒幹,陳明已經把問題解決了!
不過就是劉玄剎也得承認,陳明的做法,幹得漂亮,要知道,這太初古林之中的古樹數量,可是堪比一個古仙門的,現在這個時候,怎麼可能動用一個古仙門的力量來進攻太初古林?
能夠取一半也很好了,畢竟這樣一來,太初古林之中可謂是沒有任何危險,只要不傷及靈藥性命,就可以隨便摘取,也就是說,只要是找得到的,都可以摘取一半。若是沒有這個約定,能夠進入太初古林就很難了,何況是尋找靈藥,根本找不到所有靈藥的一半。
就是陳明最後的安排有那麼一點私心,便宜了他門下的弟子,不過他們也只能憋在心裡,畢竟,人家家裡可是有著數萬煉丹師的,記名弟子肯定都是學的煉丹,摘取靈藥,不傷及性命,肯定是會的。
讓他們來,他們也做不到啊!
劉玄剎摸出了自己的羅盤,這才剛到太初古林不到三天,基本就已經搞定了,看了一眼其他人的進度,還沒有一位大君說已經徹底清掃了一個禁地。
於是劉玄剎在自己的羅盤之中留言道:太古古林已經沒有危險,我們與太初古林的古樹大戰三天三夜,最後和談,凡修行者,可以進入太初古林之中尋覓靈藥,但是不得傷及靈藥性命,具體摘取靈藥的辦法,可以尋找燕山的記名弟子詢問。
其他的大君無意間看了一眼羅盤只見太初古林上已經有了劉玄剎的留言,“不是吧,這才三天,劉玄剎這個莽漢已經搞定了?”
“這個傢伙,該不會是一路莽過去的吧?”
“不是,這個說法為什麼讓我一點都不信啊!”
又過了幾天,一個新的訊息傳得沸沸揚揚,曙光大君與太初古林之中一戰,萬劍屠殺數百萬大樹,太初古林臣服在了曙光大君的腳下!
各個修行者宗門,幾乎人人都在談論曙光大君,“沒有想到,曙光大君的實力竟然這麼強!”
“我們之前不該詆譭曙光大君不敢要回李素衣,看來,曙光大君的實力也不低啊,竟然一個人征服了一處禁地!曙光大君沒有前往魔宗,必定是因為這樣一來,大君級都參戰,整個大陸都將生靈塗炭,曙光大君是為蒼生計!”
“曙光大君,當真是我等求仙路上的曙光!”
訊息傳播的很快,關於這種英雄類的訊息更是說書人最喜歡的東西,於是,各種演義,評書,新鮮出爐:曙光大君萬劍戰太初,陳明隻手滅太初,燕山燕......
眾多的大君聽到這個訊息,再次看向羅盤之中劉玄剎的留言,“我忽然第一次覺得劉玄剎的留言靠譜一點了!”
“還真別說,劉玄剎這次的留言,似乎是更靠譜一點。”
“一位新晉大君,有這等實力,我是不信的!”
而就在這件事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王級也是趕向燕山,馬不停蹄,太初古林可是數千年沒有人去過了,就是說,幾千年前的靈藥,只要沒死的,那都是藥王!這麼大的一個寶藏,幾乎人人都動心,先去的肯定能夠找到更多的靈藥,趕緊去請一位燕山的領主,有他們的指導,才好進入太初古林摘取靈藥,而且更為方便的是,這些燕山領主據說還會煉製丹藥,他們甚至可以直接將得到的靈藥交給燕山領主,奉獻靈石請他們煉製成丹藥。
陳明並沒有將妖族的遠征提交,畢竟現在還在做,完成度已經有了80%多了,但是應該還有很多的妖王沒有臣服,戰爭依舊在進行,不過卻是不需要那麼多的記名弟子了,讓一部分記名弟子過來湊個熱鬧也好。
而此時此刻,陳明和凌仙,以及其他四位大君,已經是站在了一棵古樹的枝丫之上,看向身前的那個神秘莫測的太初宗了,這是一個建立在一棵古樹之上的宗門,這棵樹,足足有小山那麼粗,站在古樹的枝丫上,如同站在一條長橋之上,而陳明要的關於道經的秘密,就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