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大本營。
中軍帳內,火把噼啪燃燒,搖曳出火光升帳,鼓帳跌宕的熱烈景象。
人亦如此,熱烈進言。
眾將分兩班站立在中軍帳兩側,繼而相繼出班,抱拳向端坐在主位上的統帥行禮,各抒己見。
大意雷同,但又顧忌著什麼?
眾將一力給張將軍安罪名,唯獨不提及張將軍要去見什麼人?
只說張將軍去私會醜女人。
古有軍中忌女涉足之論,唯恐女子給大軍帶來厄運。
還有陣前招親,都是死罪。
總之,眾將絞盡腦汁的給張將軍潑髒水,安罪名,巴不得張將軍去死似的。
這景象,真是熱烈啊!
李靖身著淡金甲冑,手按甲冑膈肉的膝蓋,支撐著端坐在主位上的上半身,搭配一張臉嚴肅的方臉,就像是一座雕像一樣,漠視著眾將表演。
待到眾將說得口乾舌燥,意識到他不為所動,必有安排閉嘴之時,他才環視眾將說道:“你們怎麼不說了?
繼續說啊?
讓本帥聽聽你們如何打壓同儕,整死兄弟的說詞與表現,本帥也好酌情處理張將軍,再把他的主將職位按在你們某一個人身上?
屆時,是不是再上演一次整人,搶功,討賞的大戲?”
他這番話說得眾將低下頭顱,靜默無言。
嫉妒,眾將都在嫉妒張將軍一朝出人頭地,升任主將,騎在眾將頭頂上發號施令,沒人受得了。
可是眾將都知道那是皇上口諭封賞給張將軍的官職,沒人敢多言一句。
那會詆譭皇上權威,是找死行為。
但如今不一樣了。
眾將以為張將軍指揮不力,險些葬送整個唐軍,且私會女子定下血書三條款,私售皇權地皮。
還有張將軍牽扯到那一位突然造訪,那位無巧不巧的救了整個唐軍,這太巧合了?
或者說這是張將軍與那位預謀的陰謀?
旨在相中了福臨山區。
可背地裡,誰知道那位與張將軍在謀劃什麼?
反正張將軍與那位叛逆走到一起,指不定就要造反生事了。
這是一個機會。
一個讓軍中只有主帥,沒有主將而讓皇上定下了這個主將職位的機會。
人人眼紅,心熱而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