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鍊第二道真身成功後,萬年眼神通耗去八成能量。
剩下來的那兩成能量,依然能夠讓他回到水地星。
第二道真身凝鍊好,並沒有離開魔冥核淵,第二道真身跟清幽已經在魔冥核淵之中下沉了十幾二十年,依然摸不到魔冥核淵的底部。
以第二道真身現在準無極境的實力,他雖然能夠自保,但卻還沒有出去的那個能力。
梁山伯凝鍊第二道真身,也不過是為這數億道化身和清幽,圖一線生機而已。
畢竟,魔冥核淵之下到底隱藏著什麼險境,沒有人知道,就連他也不能夠保證第二道真身能夠應付得了魔冥核淵之下的重重危機。
不過有一點梁山伯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只要第二道真身能夠活著從魔冥核淵之中出來,那麼清幽就不會死。
反之,如果連準無極境的第二道真身也掛在裡面,那麼,僅是永恆境中期修為的清幽,又怎麼可能活著出來呢?
清幽的生死,可以說,已經完全依託給了第二道真身。
第二道真身和清幽依舊下沉,不過這次他們下沉的速度變慢了,比之前慢了一百倍不止。
之前下沉的快,那是因為清幽元力耗盡,進入休克狀態,而梁山伯的數億道化身又被封印在空間界珠裡,無法援助,從而導致下沉無御沉之力。
這次不同,雖然第二道真身沒有御沉,但是,由於第二道真身藉助魔氣修煉,方圓幾千公里內的魔氣都被他吸了過來,無形中便產生了巨大的御沉之力,導致他們的下沉速度比原來慢了百倍不止。
第二道真身和清幽繼續下沉。
梁山伯也感到很無奈,並非不是他不想把第二道真身和清幽撈出來,而是他現在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第二道真身雖然也會千行步和萬年眼神通,但是千行步的速度不及萬年眼神通的億萬分之一,而萬年眼神通並不帶軀體,乃是修為的全部元力和一道元神的組合體。
第二道真身繼續下沉後,梁山伯另外那半道元神便帶著剩下的能量往回飛,把資訊反饋回本源真身。
往上飛是極其消耗能量的,但好在萬年眼神通的速度夠快,不到百秒便出到外面。
“幽兒遭遇如此險境,也不知道八一丞相閣怎麼樣了。
本帝把堅守永恆聖朝的重任交給八一丞相閣,不知道八一丞相閣能否在這二十多年裡幫我打理好永恆聖朝……
另外,本帝離開後,八一帝君那邊,是否有挑起戰端,趁虛而入?”
想到這裡,梁山伯不由眉頭微皺,隨即一閃,不到一個呼吸,便如同幽靈一般出現在永恆聖山。
永恆聖山,乃是永恆聖朝的皇宮所在,整個永恆聖山的面積,達十八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粵省那麼大。其外部輪廓,足有二百八十八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南北崑崙兩省面積那麼大。
偌大的面積,永恆聖山,並不是一座山那麼簡單,而是以永恆聖山為主體的山群。
這其中,遠近聞名的摘星山,就位於永恆聖山之內。
相比起永恆聖山的主體九千五百米的高度,摘星山九千九百九十九米的雄姿,更讓人感到震撼。
然而,雖然摘星山是永恆聖山中最高的山峰,但永恆聖朝的主體皇宮,卻並沒有建在摘星山上,而是建在永恆聖山的主體山上。
這其一是因為永恆聖山的主體山佔地面積比較大,是幾十個摘星山那麼大,坡度也沒有摘星山那麼陡,適合興建土木工程。
其二則是摘星山的性質很不方便。
摘星山上有個觀宇臺,觀宇臺的正中央有一根巨大而神秘的通天神柱。
通天神柱,沒有人知道其來歷,似乎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東西。其內暗藏著超過本位面的眾多道法神通,甚至暗藏著突破武道極限之密。
永恆聖朝雖然控制著整個永恆聖山,但是因為通天神柱對整個武道界的特殊性,卻不得不向武道界開放摘星山。
也正因如此,摘星山不適合建設皇宮。不然,整個皇宮就暴露在那些進入摘星山觀摩通天神柱的修士的眼皮底下了。
摘星山的開放,最開始並沒有完全開放。
最開始的時候,永恆聖朝也不是第一大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