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在,張遼去了軍糧之地,文丑和典韋去南城門追張繡了。現在就西城門和北城門就無兵可守了。他也不得不放棄了眼前守著東城門的任務向北而去。
張合的想法是,即然自己的大軍是由東城門處殺進來,那劉備大軍就算是逃也不會選擇這裡的才是。
這樣的想法的是正確的,便是諸葛亮也沒有想過從東城門外殺出來,他選擇的是西城門。
之前在被圍之時,諸葛亮就做了計劃,一旦城池被破,張飛由西城門處殺出,張繡由南城門外殺出,張苞由北成門外殺出,他本人則是由東城門處殺出。那個時候,誰能逃出來,就看運氣了。
對此,張繡是同意的。徐榮可是死在他手,他並不認為張超大軍可以饒了自己。而如果這樣分兵突圍的話,他雖然也有一些壓力,但至少也有逃出生天的機會。
他最怕的就是諸葛亮和他們一起突圍,這樣的話,敵軍在後面死死咬著,很可能關鍵的時候自己就會成為被拋棄的棋子了。
也就是說,大家一起走的話,勢力會引起張超大軍的追擊,那樣的話,張繡的存活率就會很低的。可這分兵突圍確是全憑運氣,他自是贊同。
只是張繡並不知道的是,在諸葛亮做完了決定,他回到了府中之後,這位軍師又將張飛和張苞給重新的叫了回去,又制定了一個新的計劃,那就是張繡由南城門走計劃不變,而張飛和張苞也不必分兵突圍了,而是和他一起由西城門走。
顯然,這是諸葛亮放棄了張繡了。
這樣做,也是迫不得以。諸葛亮深知張超集團中的將軍們對於徐榮之死多麼的痛恨,可以說此人不死,這些人就會一直追著他們跑,甚至於他就算是逃回了益州,怕也會把大軍帶到了自己的地盤裡。
為了能夠止住張超軍的怒火,也為了自己能夠逃出升生,諸葛亮就不得不放棄張繡了。以一人之死,換來大家的平安,這也算是值得了。
張繡本就是後來加入到劉備軍中的,他只是因為武力強厚才被委以重任。可是說到底,並不是被完全相信的那一種。張飛和張苞父子在聽到了諸葛亮的分析之後,也就預設了這個事實。
畢竟諸葛亮這樣做也是為了他們好。如果真是分兵而走的話,誰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他們是不是又會那麼的好運呢?
如此一來,張繡就被賣了。但他確是渾然不知。一看城門以破,又接到了諸葛亮分兵突圍的命令後,他就帶著本部的兩萬兵馬向著南門而出。
長安城的南面便是益州了,僅從這一方面看,張繡還在心中感謝著諸葛亮,認為這是對方把最好的生機留給了自己。
張繡帶兵兩萬很是順利的出了南門。在城下他還忍不住的哈哈大笑了起來,在他看來,只要出了長安城,便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張超大軍在想抓到他便是難上加難了。
“張繡小兒,哪裡逃,文丑來也。”在張繡還自得之時,身後突然就湧來了數不清的騎兵,接著一道怒喊之聲就傳了出來。
“不好,敵人追來了。”張繡聽後是連忙下令大軍加速前進。
文丑帶著一軍團主力這就在身後追了過來。而繼其之後,六軍團的典韋和顏良也一併追了出來。
“我們從一旁繞過去,截擊張繡。”典韋並沒有跟在文丑的身邊,而是帶著六軍團主力向一側奔了過去。
...... ......
西城門之處,諸葛亮在這裡與張飛、張苞父子大軍匯合。
“走吧。”看了一眼身後己經是一片火海的長安城,諸葛亮輕搖了搖頭後就此上了馬車。
“走。”張苞持著長矛在一旁大喝了一聲,即帶著大軍由這裡向外而去。張飛則是留了下來,他相信一定會有張超軍追擊至此的,他留在這裡要起阻擊作用。
在張飛只是帶著兩千士兵在城門前等待後不久,四軍團的副軍團長高幹就帶著一批騎兵先行趕到。
兩人一見,便是二話不說就打在了一起。
長安城被破,張飛不得不狼狽而逃,這讓他心中積蓄了強大的怨氣,現在與高幹動手,就是他釋放著怒火之刻。
高幹,雖然也是一員虎將,效力於袁紹的時候,也曾是大將的身份。但當面對著張飛這名萬人敵時,還是稍欠火候,兩人間僅是拼鬥了三十回合而己,他的兵器就被擊飛,不得以他只得帶著士兵後退,去尋找其它的援軍了。
戰敗了高幹的張飛並沒有去追,儘管他很想這樣做,可是深知一旦在回到長安城中,怕就是凶多吉少了,那個時候面對著張超手下的眾多虎將,怕就算是他也難以逃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