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葉泛黃,天氣轉涼。
課程就這樣延續了下去,一週一堂課,輕鬆而自在。
雖然辦公室的關係一直不算融洽,不過在陳明亮的金錢攻勢之下,還是做到了表面上的相敬如賓。
好吧,成語亂用了,相敬如賓是形容夫妻關係的。
陳明亮每天在學校和家庭之間穿梭,偶爾還去人藝後臺看任靜她們排練話劇,說實話,穿練功服的小姑娘最美,最顯身段,而且運動量上來之後香汗淋漓,引人遐想。
這才是理想中想要的生活啊。
然而,平靜的生活並沒有維持多久,事情又一次找上門了。
這次出事的不是房地產,而是那家他們才收購不久的半導體廠。
柳清接手了這家公司,不過卻對業務發展方向產生了疑問。
半導體廠不像那些液晶面板廠,收過來就可以直接代工做電視,也可以代工做電腦顯示屏或者車載顯示屏,將來還可以做手機屏,市場前景一直很廣闊。
這個破敗的半導體廠能做什麼?
廠子是拿到手了,卻不知道用它來乾點啥?
這個還需要陳明亮來拿主意。
其實,這家破產已久的企業曾經也是國內半導體行業中的明星,說是先驅也不為過。
這些年,國家發展積體電路製造產業的心情十分迫切。
進入21世紀之後,國內經濟快速發展,但是晶片產業卻嚴重落後,尤其是高階晶片產業。
在軍事和航天領域還好,這些晶片不計成本的話,還是能自給自足的,但是高階商業晶片80%以上都是需要進口的。
我們晶片的年進口額早就超過了石油,這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隱患,不是沒有人看到,卻是一直沒有解決好。
與內地不同的是,灣灣的半導體產業卻發展的極好。
自90年代開始,灣灣開始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趕上了這波黃金時期。
當時,張中某的臺機電就是租借的灣灣經濟部工研院一廠,後來才發展出了新竹工廠,魔都工廠等。
02年,研院一廠租期到期之後,張中某把晶圓廠裡面的裝置賣給了馮明賢執掌的亞泰科技。
擁有了半導體裝置生產線的馮明賢立刻成了寶貝式的明星人物。
是時,甬城市政府出錢出地,馮明賢出裝置,很快就搭建起了這座由二手裝置構成的半導體工廠,工廠就設立在保稅區進大門口的位置。
然而,工廠建設好之後,公司卻並沒有走向正軌,而是一步步衰落了。
因為這批裝置實在是太老舊了!
6寸晶圓本來就已經是瀕臨淘汰的產品,產品雖然還有一定的市場需求,但是利潤率已經保不住了。
而且更氣人的是,這套二手裝置說壞就壞,良品率也低,再加上資金緊張,終於入不敷出,破產也是就在眼前。
很快馮明賢就開啟了跑路生涯,混跡到別處去繼續行騙。
如果歷史不改變,在不久之後,他又會到湘南的沙城去籌建另一處6寸晶圓的工廠,好像叫做創芯的,但是也失敗了。
陳明亮當時也是腦子一熱,覺得價格不貴就把這座工廠給買了,要是他不買的話,這個工廠應該是剛開始造車的那位王大佬的,人家做電池起家,收購這個才是理所當然。
陳明亮的團隊裡就沒有搞半導體的人。
買之前不覺得,買了之後才發現這玩意真沒啥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