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感是需要持續的。
這就跟學霸養成一樣,透過一次次考試的勝利,這才堅定了他們好勝的信念,這才一路在枯燥的題海戰術中堅持了下去。
陳明亮的小舅子任小弟就是這樣做到的。
陳明亮持續不斷的郵寄給小舅子各種複習資料和學習題目幫了很大的忙。
任何一個學霸都不是輕易得來的,在你看不見的背後有他們不懈的努力。
哪有那麼多天賦異稟,優秀的人都是在翻山越嶺。
......
一本寫金融的書也能這麼多人追捧,實在出乎意料。
雖然大家都不同意陳明亮對未來金融和房市的預測,但他們還是捍衛了陳明亮說話的權力。
首戰告捷,新書持續熱賣。
陳明亮突然動了繼續寫本書的念頭。
這次要寫點有流傳度的,整點大家都喜聞樂見的怎麼樣?
不過,究竟寫點啥呢?
還是寫吧。
現在,莫言都快該獲獎了吧,這可是諾貝爾文學獎。
中國對諾貝爾獎的追逐從未止歇,我們沒有率先在科技上取得突破,反倒是在文藝上先開了花。
當然,那兩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不算數,也不被國家承認。
那是為了噁心人的,為此中國和挪威還絕交了六年。
縱觀中國這兩位被正式承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獲獎前的名聲還可以,當家作品《紅高粱》很紅,青紗帳裡也很刺激,周訊版的九兒也很贊,在高粱地裡幹活也很扎人。
不過莫言獲獎之後遭受的責難和謾罵就簡直數不勝數了。
各種骯髒的言論都有。
不止文人是相輕的,科技屆也是如此。
屠呦呦先生獲獎總算是實至名歸罷,但還是有那麼一大撮人覺得成果不該是她的,因為她資歷不夠深厚。
……
那寫個什麼型別的呢?
歷史類的?
陳明亮最喜歡歷史了,他之所以動不動就往學校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喜歡蹭歷史課。
學校甚至勸他選擇多修一個學位吧,陳明亮還不同意。
亮哥說了,他就蹭蹭,不進去。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除了夏朝暫時不可考之外,其他各個時期的史料都不缺少。
隨便一個朝代的一個人物都可以編纂出一段不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