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是跳的基礎,陳明亮作為當今世界短跑第一人,他的速度能力無人可以超越,這就具備了最好的前提。
而且他小腿肌肉緊緻而發達,非常適合發力彈跳,甚至有不少教練覺得他應該去練習跳高。
通常情況下,人們如果要跨過水溝,都要進行幾步助跑的,要是跨過山和大海就不用了。
一般說來,助跑的速度越快,人體在騰空後能夠產生的初始速度就越大,跳的就越遠。
只要掌握了一定技能,這樣也就不會翻車掉溝裡。
陳明亮的跳遠就是先從助跑開始學起的。
跳遠的助跑起動姿勢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從靜止狀態開始,採用兩腿微曲、兩足左右平行站立的“半蹲式”,身體後傾,然後向前加速,或者是兩腿前後分立的“站立式”起動姿勢,有點類似於跳高的啟動姿勢。
第二種是走幾步或走跳步結合進行啟動,當踩上第一個自己留下的標誌點後,獲得加速訊號,然後數準步數,在行進間開始更大可能的加速,這是運動中起動。
兩種方法算是各有利弊。
如果採用第一種方法,那麼前三步的步幅和速度變化較小,有利於提高助跑是步伐的準確性,但是不容易獲得更大的加速動能,這樣就形成了踏板比較精確,但是很多時候運動員身體運動不夠充分,爆發力不夠,容易獲得成績,但是並不太容易跳出好成績。
如果採用第二種方法,助跑動作則比較自然,完成的也比較充分,動作也比較放鬆,舒展,如果踏步精確的話更容易跳出好成績。
但由於這種方法是動態過程中進行加速,每次踩上標誌的位置和速度並不是特別容易控制,對準確踏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很容易發生過界踩線或者距離踏板過遠起跳,這樣也不容易獲得好成績。
陳明亮已經有男子米的優勢專案打底,在跳遠專案上並不用太著急出成績,因此就沒有必要去練習那麼保守的助跑方式。
再說了,第一種方法穩妥是穩妥,也可能很容易就能爭取到一個國內冠軍,可是這也沒啥意思呀,陳明亮的目標是國際賽場,還是直接一步到位的好。
還是直接學習第二種方法吧,直接在跑動中越過自己的標誌線,然後開始數著步數去追求自己的最大速度,以取的更好的成績。
只要莽到一把,成績絕對出類拔萃。
實話講,陳明亮雖然身體素質出色,但是學習技術動作的悟性並不高。
急行跳遠有四個姿勢,分為助跑,起跳,騰空,落地。
既然是以前沒有認真練過,那就從頭開始學起比較好。
教練建議陳明亮把每個動作都練習標準了再進行下一個動作。
加油吧,擦拉黑。
陳明亮又恢復了剛讀大一時候的訓練狀態。
每天有半天時間進行訓練另外半天時間去學習。
大四的課程全部是開卷考試,已經不存在掛科的可能了。
可是可愛的孟老師佈置的閱讀圖書條目實在太多了,陳明亮組織採購花費了17萬才購買齊全。
國外的書真的貴,一本正版的書竟然要三四百美金,這是殺人不償命啊。
陳明亮不光要看書,而且每週還要去向老師那裡彙報一次閱讀情況。
彙報的內容就是用英語陳述讀過的書,然後說說感想,老師也不評價對錯,他認為經濟上沒有對錯,但是要有自己的觀點。
認識的久了,陳明亮發現老孟的節操並不像一個大學者的樣子,很多時候他的經濟觀點也是可以來回擺動的,完全取決於決策者的意願。
如果你想聽正面的內容,他可以用各種理論和資料去支援正面的東西;如果你想聽>>
【暢讀更新載入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反面的,他也可以有各種模型各種論點去反駁當前的觀點。
陳明亮見識到了,這是立於不敗之地啊。
讀了幾年大學,陳明亮別的沒學會,英語是真的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