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區域,未必能誕生最古老的文明。
畢竟,如果這個星系的異常真的是古械文明造成的,它不會讓這些‘文明種子’干擾實驗。
作為從宇宙大爆炸以來,第一批誕生的生命,古械老人對於這些原初物種,可是最瞭解不過了。
而如果這個星系的形狀,就是機緣巧合的結果,那麼,第一星璇的環境,多半就是‘小作坊下料猛’,得‘小作坊’做大做強,才會試著迎合不同口味的‘智慧物種’,也才會有不同型別的文明誕生。
當然,以上都是高工基於常識,得出的結論;如果這個第一星璇就是有本土智慧物種,就是有本土三級文明,那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別說宇宙了,一個星璇之中,至少有10億顆以上的星球,這麼大的基礎擺在這裡,還有什麼不可能。
而高工進入第一星璇,第一反應就是,好濃烈的‘宇宙背景輻射’。
如果說其它的區域,‘宇宙背景輻射’是1,那麼這裡至少是100,甚至在高工的感知中,還有更高的噪音區域。
‘機甲狂潮’所化的黑線,其中一部分都開始量子化了。
高工皺了下眉頭,下一刻,漫無邊際,覆蓋星宇的機械狂潮就往中央收縮,化作億萬個機械零件往中央坍塌,最後坍塌成一尊‘狂潮11型’的星甲形狀。
最後,就連高工的機械體也坍塌成了億萬零件,顯露出了高工的碳基肉體。
高工的手背上,‘克萊因瓶’的形狀緩緩消失。
高工的雙眼瞬間進入‘機率雲’模式,同時9.0版本的生物計算機算力全開,開始全力檢測附近的環境。
在資料推演上,還是生物體更強一些。
“貌似也不對?”
高工突然又發現了一個盲點。
那麼多臺星甲,那麼多的感應器、計算模組。
既然血量和機械能可以共享,那為什麼‘算力’不能夠共享。
別的不說,10萬臺三階星甲的戰鬥計算系統結合在一起,力大磚飛之下,其算力,應該也能堆到‘星球計算機’一檔才對。
狂潮系列本就優秀,每一臺星甲的計算系統,其算力大概相當於5.0、6.0的生物計算機。
這麼多臺‘計算機’,怎麼就不能融為一體呢?
‘是需要特製的機甲,還是晶片系統的改良,又或是——念力機師的職業升級?’
高工的‘念力機師’,只有前十級的職業資料,後面就無法轉職了。
現在想想,或許米爾塔人就是透過這個職業,完成了‘機械狂潮’算力的融合。
“看來,碳王座的交易,或許還可以進行。”
高工喃喃自語。
而隨著高工的想法,生物計算機早已完成了附近‘宇宙背景輻射’的建模。
只見高頻率的宇宙微波,正來回不斷的傳入人體。
而在進進出出之間,似乎有些細微的調整。
“竊取生物訊號?”
以高工的肉體強度,自然可以完美封閉生物系統。
不僅讓宇宙微波進不來,甚至可以調整磁場,讓微波掃蕩不到他的存在。
但是——
“最古老的星系區域,總不能還自帶攝像頭吧?!”
高工這下可以肯定,這個古老星璇,絕對是被人改造過了。
而那個改造者,有不小的機率,就是那位‘宇宙貴族老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