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高工在完成意識上傳之後,很快就滿世界的賣片了。
再然後,因為賣片涉黃慘遭通緝,為了方便轉移,他的科技樹就直接擺脫了‘硬體裝置’,走向了一條純虛擬路線。
這種路線對於硬體的需求不高,轉移也很方便,但代價就是‘算力’並不夠強。
比如——星網。
而那種能夠‘推演一切’的王道系資訊文明,並不是高工的進化方向。
所以對於‘星河計算機’,其實高工並不算特別瞭解。
至少就不太知道,那種以一整個‘文明物種’為硬體的系統,到底是怎麼操作的,又是圖啥?
不過他現在卻是明白一點,那就是以‘星河計算機’的算力,完全不是一種生物體/機械體能夠承擔的。
不僅是算力需求,還是腦力需求,都完全不是一個層次。
‘怪不得我聽說,打造出‘星河計算機’之後,就能夠像系統一樣量產三階建築圖紙,甚至是量產四階建築圖紙,現在想想,還真不是不可能。’
他算過,如果他能夠承擔100萬座‘星球計算機算力’的量子重迭,再加上三階的專業知識鏈,這種演算他也能做到。
咦?
高工突然意識到一件事。
系統的‘出圖’,背後如果也是有某種‘超級計算機’支撐的話。
那該是多麼恐怖的算力,才能做到這一點。
要知道,強如‘星河主機’這種星系超算,也只不過能夠量產三階、四階圖紙。
而理論上說,系統可以一路往上,甚至演算九階圖紙。
宇宙級的計算系統?
第九宇宙?
高工感覺自己又悟了一點點。
不過很快,高工就捨棄了雜思,專注於現在的情況。
透過剛剛的模擬,他已經計算出來,想要在常態下維持‘量子大腦’,他的上限就是100顆。
超過就要變成爆漿大腦堡了。
而這第一次的‘量子大腦’,就明顯超過了。
所以‘量子糾纏資訊捕捉’瞬間被啟用,幾乎同一時間,高工就進入了‘深度量子思考’模式。
如果說,‘星球計算機’級別的算力,讓高工變成了一顆深不見底的資料處理黑洞,幾乎沒有什麼,能夠脫離他的掌控。
那麼‘深度量子思考’,則直接達到了另一個層次,脫離表面資料的繁雜,直接深入物理規律、科技基礎的本質。
甚至就連‘傳說級技能’的本質,都進行推演了。
[你在模擬‘???’技能,進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