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在宇宙之中,文明多如繁星,碳基文明依舊佔了一個大主流。
考慮到其它三類,機械生命、資訊生命、能量生命都不怎麼像‘人’,至少是物質生命。
所以又有一種說法,那就是碳基生命代表了所有星球的源生生命,是萬物之源。
但人不能自大,更不要覺得碳基一家親。
因為走入星際的碳基生命不一定出身猿人,它也不一定是靈長目,甚至不一定源於哺乳綱。
長的千奇百怪、鬼哭神嚎的外星生命不要太多。
所以普及LSP審美,上一世的G先生義不容辭。
但現在出現在高工面前的,的的確確是人形生物。
它長著四肢,手足上的璞掌有明顯的退化跡象。
五官就有些驚悚了,像是一隻胖頭魚被錘扁了,鼻孔有硬幣大。
至於頭髮,則介乎於章魚觸手和神經束之間。
杜招娣下意識的摸了摸手臂,退到了高工身後。
馬尾辮姑娘不反感機械改造,她認為這是增加男性魅力的一種方式,但是這種黏糊糊、奇形怪狀的東西,卻讓她渾身發毛。
高工低頭研究,對方的胸口有一個明顯的血洞,表面是乾涸的綠漿。
很奇怪的是,他並沒有發現對方的生殖器官,甚至連生殖孔都沒有。
難道是克隆產品?
高工又從對方的腰上找到了一塊‘銘牌’。
‘3151號生命體’
反面還有一行字——
‘藍水科技’
高工面色嚴肅了起來,不是因為這兩行字,而是因為在‘藍水科技’的上方,有一個圖案,圖示中,一個巨大的機械人遮天蔽日。
這是三大母城之一,賽博坦的標誌。
屹立於整顆星球,上百座機械城之上的,便是三大母城,每一座母城都有星球級主機坐鎮,是高階文明在這個‘賽博試驗場’的代理人。
而每一個企業都以接到母城的外包專案為傲。
而這個‘賽博坦’標誌便是‘母城機械標準’,說明這個‘海洋人’是母城的外包專案。
“造人麼。”
高工知道,三個母城被高階機械文明賦予的主線任務之一,便是造人。
只有存在‘智慧生命’,才會誕生生命之上的社會生態。
其中,‘深網’創造了大量遊走於賽博網路中的AI生命,這不是靠演算法支撐的人工智障,而是正兒八經有個性、情感以及記憶的電子生命體。
這類電子生命完成了AI進化的五大要素。
自我複製、自我管理、自我修復、適度進化、以及深度學習。
‘要塞’則培養了仿生人這一群體,以億為單位的仿生人在母城之中生存、繁衍、自我迭代。
一個文明生態的雛形已然成形。
這也是為什麼戰後人類的重要性越來越低,只有少數人類的精英才能進入母城。
只有‘賽博坦’,在玩家的印象中,這是唯一一個‘KPI’沒有達標的星球主腦。
不過高工並不這麼認為,三大母城有合作,有競爭,每一個母城都代表著一種文明體系。
它們的最終目的,或者說賽博試驗場的終極任務,其實並沒有做完,所以也沒人清楚它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