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柔縣,某家農家小院。
秀才帶著嫂嫂回到了嫂嫂家,路上一語不發,可到家之後,嫂嫂不擴音醒兄弟;“我們就這樣離開縣衙,待會若是縣衙來人抓嫂嫂,豈不是連累兄弟你?”
“嫂嫂,安心便是。”
秀才完全不擔心這些。
縣衙門都已經發生那樣的事情,壓根無暇顧及這邊,甚至連縣令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一個問題,按照秀才的想法,“估計縣令也會死翹翹,那邊的事情很複雜。這麼說吧,嫂嫂。兄弟我這些年來飽讀聖賢書,對那邊的事情依舊是無法窺探分毫。”很是文縐縐的一句解釋,讓嫂嫂有些困惑。
“這樣,如此最好。”嫂嫂調整了一下心態,快步跑到豬圈那邊,“這些官差,連口吃的都不給留。”之前的盛泔水的那個桶,有被一起帶走。
“兄弟彆著急走,嫂嫂這就去準備飯菜。”
“嫂嫂不必如此,兄弟我先走一步。”
怎麼留都留不住,嫂嫂也是無奈。
說是給兄弟準備飯菜,也沒什麼好菜,無非也就是去野地挖些野菜回來。不是說嫂嫂沒有私房錢,只是這些錢都不能輕易動用,要留著給兄弟上京趕考用,除非是身體實在吃不消的那種情況,才會勉強擠出一些些應急。
秀才當然也明白這些,也多次勸過嫂嫂,可嫂嫂不聽也是讓秀才沒轍。
都說十年寒窗苦,秀才不過才寒了八年。
今年都有已經二十有五的秀才也不是一個小孩子。
只因家中父親英年早逝,哥哥又緊隨其後,只留下嫂嫂一人照顧秀才,那年秀才十五。俗話說,長兄為父、長嫂為母,嫂嫂也真算是秀才的半個娘,比親孃照顧的還要周到。
秀才乃齊氏,名;天澤。
齊天澤!
天澤回到自己的專屬寒窗地,也就是自家農田那邊搭建起來的一間茅草房,茅草房旁邊還有一個看上去很是不錯的單獨小房間,算是秀才日常所需的廚房,裡面供奉著灶神。
廚房比住的地方都要好,這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
簡單來說,十個秀才裡面有十個供奉灶神。
曾經有一個先例,八年前,某位秀才高中狀元,文采可以說是曠古爍今,很是得皇帝喜歡,本來要是飛黃騰達,可偏偏被查出當今狀元家中無供奉灶神,從而惹的龍顏不悅,到現在還在死囚牢關著。
嫂嫂家中供奉灶神是為了兄弟著想。
天澤單獨供奉灶神也是為了以後的前途著想。
當然,這些是美灶娘多多所不瞭解的一種情況。
小芳也沒有跟姐姐解釋過很多,其中有一個很微小的細節性問題,基本都是一句話概括,臭了街的名聲!
自由穿梭各家廚房是一種很奇特的能力,穿梭過程很是短暫,等小芳再次睜眼,都已經來到另外一家廚房內,“姐姐,姐姐,這是什麼地方啊?”眼前的景象完全變化,不在是之前的那間廚房。
這間廚房看上去很是小家子氣,不是很大的空間,沒堆滿東西都沒啥空地,一口灶臺,三面牆,推門進來連躺都躺不下,除了一口鍋,倆破碗,兩雙筷子,別的也沒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