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在鎮子東頭,兩處在鎮子西頭,挨著鎮醫院和老木叔停牛車的大槐樹。
巧的是,西頭兩棟房子是兄弟倆的,要是一起買,還能更便宜些。
聽了這話,二妮心裡一動。
二妮嫁給包二飛這幾個月,卻是重新瞭解了王青山和劉玫一番。
別人不知道,她卻是知道的,自己這個舅舅舅媽不簡單。
包二飛把她送回了,就是為了王青山和劉玫在這邊,有個照應。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
如果和舅舅舅媽做了鄰居,有什麼事兒,張個嘴就成,那不是最好的照應麼?
至於錢的問題?
二妮可是一點都不擔心。
她們才交了三百件勞保服給包二飛。
這年頭的房子又不貴,三百件勞保服的工錢,妥妥的夠了。
二妮呵呵一笑,拉著劉玫嘀咕了起來。
左右不過藉著孩子說事兒,瑩瑩小姑娘和小木頭,小魚兒讀書都讀得早,小小的人住校,劉玫這個當媽的哪有那麼容易放心?
二妮可是說了,不夠的錢,她幫忙墊付。
雖然劉玫不差錢,可這錢沒個出處啊!
這不正好是個機會嗎?
再說了,劉玫可是知道,國內一日千里的房價。
要不是沒有那個機會,也沒那麼多的錢,劉玫早就在祖國各地,尤其是首都屯房了。
劉玫只是猶豫了片刻,就同意了二妮的計劃。
三個女人各展神通,把急需要錢的兄弟倆的房價生生壓低了兩成,由二妮給錢,把房子過到了二妮和劉玫的名下。
看著房產證上明晃晃的兩個女人的名字,姚錢氏那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想想自家所有的本上,都是姚勇他爹的名字,姚錢氏心裡酸溜溜的。
回了家,姚錢氏就找了個由頭,和姚勇他爹吵了一架。
直到姚勇他爹如她所願,買下鎮子東頭那處房子,寫在了姚勇名下,姚錢氏才恢復了正常。
喬蘭回到孃家,把這事兒給王芳說了一遍,王芳笑得樂不可支,直說要謝謝劉玫和二妮,讓喬蘭一家多了一個落腳之處。
姚勇兩口子有了大房子,王芳是最高興的那個人。
也不怪王芳這麼激動,實在是姚勇單位分的筒子樓太小了。
跟劉玫說的那樣,兩口子住還好,孩子一多,哪裡夠住啊!
都是農村大院子,小院子裡面跑慣了的,王芳實在是不習慣筒子樓那股子小家子氣。
因著這個,她看閨女的時候都少了。
她計劃著,筒子樓那邊,直接改成裁縫鋪子,姚勇一家子搬去鎮子東頭住。
當然,也不能忘了出了大力氣的姚勇父母。不管老人樂不樂意挨著他們住,邀約他們過來這個程式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頭,王芳還在給喬蘭上人情世故課程,那頭,二妮已經把房子收拾得七七八八了。
擎等著王木匠把傢俱打好,包二飛同志回來,直接住進去。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