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不能讓人家又貼工錢,還貼料錢吧!
虧本生意不是這種做法啊!
當然,這都是後話。
現如今,劉玫最惦記的,不是三十六條腿,而是她們一家子過冬的事兒。
前前後後吃了十多隻兔子,也不過湊齊了小丫頭的兩身衣服和劉玫的上衣。
眼看著天越來越冷,總不能一家子躲在被窩裡過日子吧!
想了想王青山身上的單衣,劉玫心裡老大不舒服。
。
如果只是這樣,那也就罷了。
過冬的糧食,燒火的柴火,都還沒有著落呢!
天天頭疼這些,劉玫嘴角居然起了一個燎泡。
王青山寬慰了她幾次,都不見效,只得在上山得時候,把這姑娘也帶上,放在林子外面安全的地方,讓她撿撿柴火寬寬心。
做傢俱要柏木,堅固結實。
可做柴火卻是松木最好。不僅火力持久,含有的松油脂也很豐富。
很多製陶的大家,燒製陶器的燃料,都會選用了上好的松木,達到滋潤釉面的目的。
如果美專那幾個老頭子看到這滿山的松木……
劉玫搖了搖頭,把這個念頭搖了出去。
往事不可追。
自己都自身難保了,那還管得上那些可親可愛的老頭子。
造化弄人。
自己還是多準備點柴火來得實在。
多才多藝的劉二小姐,到了王家寨子才知道,自己有多無能。
她以為能發財的花樣子,熱鬧了幾天,就隨著紅薯的豐收,新一輪的秋收季,而被人們拋在了腦後。
那些引以為傲的東西,到了王家寨子,壓根不抵用。
劉玫也只能get新技能了。
譬如,拾松枝?
劉玫把撿來的松枝堆在青竹蔑上,等著王青山打獵回來,展現自己特殊的,用青竹蔑打包松枝的技能。
一地上都是松球。
可惜,木香的松球很小,和滇城的完全不同,裡面壓根就沒有半顆松子。
要知道,磕松子可是劉玫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