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通了老闆,餘下的工作便好做許多。
季君陶下定決心後做事一貫麻利,不顧現在已經是晚上,抬腿就向一個方向走去。
“你要幹嗎?”商葉初看季君陶走的方向不對,眉頭一跳。
“去你書房,用你電腦,”季君陶邊走邊道,“排兵佈陣。”
商葉初連忙拉住季君陶,“我電腦不在書房,在我房間,你跟我來。”
幸好早料想到這茬,把筆記本搬到臥室去了。
“成。”季君陶健步如飛,幾步就扎到了臥室,開啟商葉初的電腦,“密碼。”
商葉初湊上前掃了掃臉,電腦螢幕一亮,抹去了兩張野心勃勃的臉。
公司有點顆粒的員工都在季君陶腦子裡,用不著翻什麼資料。季君陶新建了一個腦圖,生成了一個叫作“電影”的中心主題。
季君陶拉出一串子主題,動作好似一個抻面師傅長一串麵條:“想拍什麼片子都得有錢。”
季君陶敲下兩個字:資金。
錢錢錢,錢就是一切,只要搞到錢,一部電影百分之九十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這部片子需要多少資金,不是商葉初上下嘴唇一碰就能數出來的。而是根據電影的預期票房決定的。這就是商業片的現實,也許有人會為了理想情懷獎項而投拍一部文藝片而不在乎它的票房,卻絕不會有人為了商業片這樣做。
根據商葉初的經驗,一部影片的總收入(院線票房收入+流媒體收入,有時還有DVD/BlU-ray銷售和後續周邊開發等)必須達到拍攝成本三倍才可以收支相抵,畢竟要扣掉給院線、發行商的錢以及推廣費用。因此,在決定一部電影的製片成本時,製片人會首先錨定一個預期票房,再除以三,由此推斷出製作這部電影需要的成本——也就是預算。
預期票房必須錨定在最低點,否則很可能產生血本無歸的後遺症。
商葉初薄荷電影中檢索“內地驚悚片票房榜”,掃了一眼榜單,沉默了。
“上過內地院線的恐怖片中,票房最高的是……”
商葉初猶豫了。這個結果很可能打擊季君陶的自信心。
“哪部?《天井93號詭事》?”
“不是。”商葉初只好實話實說,“是《鏡怖》。票房七個億。”
商葉初這句話顯然起到了一個壞效果,季君陶興致勃勃的表情凝固了。
《鏡怖》是一部美國恐怖片,主要內容無非是鬼屋、鬼屋中的鏡子吸走靈魂那一套。
“gOd!”季君陶飈了個洋詞,“我記得《鏡怖》是2012年的吧?”
“沒錯。”商葉初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下去,最後選擇了平鋪直敘,“第二名是《天井93號詭事》,票房四個億,2015年的。”
《天井93號詭事》是國產恐怖片的里程碑,這個里程碑既指票房上的,也指其稀爛程度。商葉初家裡曾經買過這部電影的盜版光碟,最後全家看著這部片子笑成一團。這部電影開啟了國產恐怖片的“豔情+婆媳紛爭+阿寶色血跡”之先河,最後以一場盛大的槍戰結束了整部電影。所有角色,無論是人是鬼,都被最後出場的軍閥殺光了。
殺光了……
一切恐懼都是源於火力不足。
前一秒還在盤算票房預算多少合適,後一秒,殘酷的現實就給了商葉初一記重錘。
“票房第三名是《天井94號詭事》,三個多億。”商葉初感到腦子發痛,“這片子有完沒完?居然已經拍到《天井96號詭事》了!今年就要上了!”
整個內地驚悚片票房榜上,有三分之一都是《天井9X號詭事》!
季君陶湊上來看了一眼,對商葉初道:“還好,95號已經跌到一億了,96號估計就跌破一億了。”
票房榜前十五名只有九部票房過億的影片,其中有六部是外國影片,剩下三部則是《天井9X號詭事》系列。
沒想到,居然是這一系列爛片中的皇帝,守住了國產恐怖片最後的尊嚴……
商葉初的信心有些崩壞了。
還有拍的必要嗎?
看看這差點被剃了禿子的票房榜,她憑什麼認為,盛聞之的小說改編而成的東西,就能異軍突起,拔得頭籌?
也許國人根本就不愛看恐怖片,嫌晦氣也說不定……這個想法在商葉初腦海中一閃而過。雖然知道這只是無能的文藝工作者慣有的逃避性思維,但這個想法還是粘在腦皮層上揮之不去。
全球恐怖片中,票房在幾個億美元的作品數不勝數。大家都是人類,人家行,你不行,怪誰?
“這,”季君陶皺皺眉,“內地票房榜第十五名的票房是6000萬。我們就按這個標準定吧。”
“老季?”難言的詫異襲上心頭,商葉初張了張嘴,“都這樣了,你還想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