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你能告訴我,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嗎。其實襄兒也好懷念,以前我們兄妹四人,陪在您身邊談天說地,其樂融融的時候。可是轉眼間你和皇兄就這麼走了,馬上皇弟也要去陪你們了。其實除了兄長,您和顯辰我是真的沒打算傷害你們。我甚至不知道,事情怎麼就變成現在這副樣子了。母后求求您別怪襄兒,其實等顯辰身死後,有他相伴您在下面也不會寂寞了。”
襄平如今為自己找著各種理由,來緩解心中害死至親的愧疚與恐懼。
而先不說這出焚宮的好戲,襄平能不能順利演好。
單說這會在她言語之中,已經猶如一個死人的周顯辰,他可渾然不知危險已經離自己越來越近了。
至於這會同樣不知道,生母陳太后已經身死的周顯辰,他正在雅翠閣內,苦苦的央求蕭瑾萱叫他出府呢,而站在身邊幫著求情的,還有寧小蝶這個古靈精怪的小丫頭。
而今日周顯辰執意要出府,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半月前由他親自命人拿下的陳書航,這個當朝二品刑部尚書。
因為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的罪名被大理寺定下,周顯辰御前審批處以極刑,今天就是陳書航被問斬的日子。
雖然此人輪親疏是周顯辰的表哥不假,但對貪官汙吏厭惡至極,更覺得此人一死,不但是為民除害,更能震懾徇私舞弊官吏的周顯辰,他說什麼都想親自去刑場一趟不可。
而對於這位文帝陛下內心的想法,蕭瑾萱也能體諒的清清楚楚。
畢竟周顯辰登基數年,但從未親手嚴辦過任何一個官吏。
尤其是那日無數百姓,跪地口呼萬歲的事情,她也清楚對周顯辰很是激勵。
對方想親自便衣去法場,在目睹百姓因惡官被斬,而歡呼雀躍的心情,蕭瑾萱也很能理解。
但是昨日,蕭瑾萱派白楚去石松鎮探望周逸,從而得知這個鎮子疑似被山匪洗劫屠殺,並且一把火將房屋屍體都燒燬時。
如今已經將大半隱衛還有王府侍衛,派出去全力搜尋周逸下落,縱使對方身死,也想找回些屍身安葬的蕭瑾萱。
她內心焦急的同時,是真沒有精力陪同周顯辰出府前往法場。
更是因為府上侍衛抽調人手不足,為了對方安全著想,所以她回絕了周顯辰出府的請求。
一見蕭瑾萱態度這麼堅決,周顯辰臉上雖然閃過失落之色,但還是最終點點頭,無奈的說道:
“既然七嫂說不許出府,那顯辰留在王府就是。正好我還有許多奏摺沒有審閱,那顯辰就先行離開,不打擾七嫂休息了。”
雖然將周顯辰的失望盡收眼底,但這會心裡都記掛著周逸,若非身份不合適,都想親自去尋這孩子的蕭瑾萱,不免歉然的說道:
“顯辰,陳書航被問斬後的結果,我必命人一點不差的稟告給你。但我今日真的不能陪你出去,而沒有我在身側,又擔心你獨自會有危險。所以顯辰你就姑且體諒下我,去忙政務吧,我確實有些乏了頭也疼的厲害。”
昨日中午知道石松鎮出事之後,蕭瑾萱直到現在,整整一天就喝了一碗白粥,昨晚更是整宿沒睡著覺,這會她確實臉色難看的厲害。
極為懂事的周顯辰,在不說任何叫蕭瑾萱煩心為難的話,就退出了雅翠居。
等走到了外面,一直跟在他身後的寧小蝶,雖然她也很想看陳書航這個惡官,被砍了狗頭的一幕。
但如今不能出府,她心裡有些小失望不假,但還是立刻笑著安慰起了周顯辰。
“陛下,其實王妃娘娘也是為了您的安慰著想,畢竟您可是當今的天子,若真有個閃失那可如何得了。反正就算您不到法場,全京師的百姓如今也都知道,這陳書航是您大義沒親下令嚴辦的,您的恩典所有受到這惡官迫害的人,都會記在心裡的。”
聞聽這話周顯辰就無奈的笑了下,接著停下腳步看向寧小蝶說道:
“其實無論是你還是七嫂都想錯了,我想出府並非是為了去聽百姓的歌功頌德。只是我擔心那陳書航斬首之前,母后會下懿旨干涉,將這個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的人在給救走。那百姓們該對朝廷多麼失望,我更無顏給他們一個交代。所以我才想前往法場,縱使便衣也好,這樣若母后果真突然發難,我也能亮明身份阻止,讓行刑順利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