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留下此信,若是她真有不測,此信便是絕筆,希望周顯御能答應她三個請求。
其一就是收起文昕的屍骨,為對方立碑安葬。
其二便是帶她回揚州入土為安,蕭瑾萱不願死後還留在京師這片是非之地。
至於最後一點,自然是叫周顯御好好的活著,扳倒陳後為她報仇,並且還可匡扶朝廷,叫周顯辰擺脫傀儡皇帝的命運。
雖然十張信紙蕭瑾萱寫了不少的內容,但周顯御終究全部看完了。
其實他多麼希望,這信可以一直讀下去,沒有窮盡之時。
如此他至少還能在字裡行間,感受到蕭瑾萱的存在,以此緩解心裡死去對方的痛苦。
而這會站在一旁的孟良君,她一直沒敢說話打擾周顯御。
可望著對方那一頭詭異的白髮,還有神情間的痛苦。
在難忍住對蕭瑾萱擔憂之情的孟良君,不禁開口忙問道:
“御王殿下您這是怎麼了,為何你的頭髮會變成這副樣子。還有瑾萱呢,她可安然的逃脫掉了,我****為她擔心的很,只盼她能逃過此劫。”
正將手中的信,溫柔無比摺好,放進懷裡的周顯御,聞聽孟良君的話,他心中一痛的說道:
“多些良君姑娘關心,我這頭髮只是變了個顏色並無大礙。至於瑾萱她已經不在了,但當初你相助萱兒逃脫的事情,我已經從郭儀那盡數知道了。這個恩情我周顯御必然不忘,以後小姐若有何事,大可來尋本王。我周顯御只要能辦到,必不會推辭。”
能得到一位親王,而且還是像周顯御這種手握兵權的王爺,如此慎重的承諾。
這種機會可不多,換了旁人非得喜出望外不可。
但是孟良君這會根本就顧不得這些,她已經徹底被蕭瑾萱不在人世的訊息,給打擊的眼淚落下來了。
“怎麼會這樣呢,明明瑾萱已經從密道逃走的呀。臨分別前我還同她講過話,那時都還是好好的,怎麼幾個月功夫,她人就不在了呢。我真沒有想到,那日一見竟成永別。瑾萱的屍身現在何處,王爺可否方便叫我去和對方在告個別。我與瑾萱情同親生姐妹,這最後一程我是定然要送送她的。”
看著孟良君眼中毫不作假的悲傷,周顯御不禁就想起了,身處皇宮內的襄平。
這三女當初極為要好,可如今時過境遷,一個還將蕭瑾萱視為姐妹,另外一個卻將對方置於死地,各中變化之大,當真是物是人非的厲害。
而望著孟良君那哭紅的一雙眼睛,周顯御卻悽然一笑的說道:
“良君姑娘有心了,只是瑾萱葬身江水,是我周顯御無用,沒能將她的屍身尋回來。因此你們姐妹二人,這最後一面恐難相見了。”
一聽這話,孟良君在錯愕的愣了下後,眼中淚水滾落的就更厲害了。
尤其是看著周顯御那一臉落寞神傷的模樣,孟良君曾在蕭瑾萱的連翹院暫住過。
對方和周顯御之間的感情有多深,她比旁人都知道的更加清楚,因此她不免趕緊安慰道:
“御王爺您也請節哀,我相信瑾萱在天有靈,必然也不願看見你為她難過。可如今瑾萱連屍身都沒有,這可如何叫她入土為安。”
周顯御向來將蕭瑾萱的一言一行無不放在心裡,所以這歸京的一月路途裡,該怎麼安置對方的身後事,他早就想妥當了。
“原本我是想將瑾萱安葬在京軍營那片金蘭花海下,為對方立一處衣冠冢的。既然她想回到揚州,本王自然會依她的意思去辦的。我知道萱兒一直不喜宮中生活,所以那裡有關她的遺物也不必陪葬了。到時我便帶著這封她的親筆信,趕赴回揚州梅山之下,將她的墳墓建在梅海林間,並將這信一起埋葬進去。希望她芳魂得知後,能回到故鄉安息。”
周顯御的細心安排,聽得孟良君都感動不已。
但她現在最擔心的,還是怕周顯御會想不開,畢竟對方眼中的痛苦和寂寥,總給人一種生無可戀的感覺。
“王爺,良君還是要多嘴在勸您一句,為了瑾萱能泉下安息,您也切莫想不開。否則若您有個閃失,或者為了對方捨棄性命。以我對瑾萱的瞭解,她絕對不想看見你出事的。畢竟我知道在她心裡,最在意的便是王爺您。”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周顯御這一路上沉默寡言,雖然沉浸在哀痛中,但硬是咬著牙,一滴眼淚也沒在落下過。
可如今被孟良君這一勸,尤其是看見對方為蕭瑾萱而哭,他心裡的哀愁也被勾起的更濃重了。
眼圈泛紅淚水在難忍的滑落而下,周顯御雙眉緊皺間,滿臉陰厲的說道:
“放心吧良君姑娘,瑾萱這絕筆信上,最後向我提的三個要求,我無論如何都會為她做到的。因此我這條命不會隨便死掉,我還要安葬文昕,回揚州為瑾萱立墓,然後返回京師護住顯辰,將陳後黨羽連根除掉。這些事情等我周顯御都做完了,到時無愧面對萱兒時,我在下去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