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得周顯睿這會殺機凜冽的話後,黎刀心裡就是一沉。
對於蕭家軍其實他還是極為敬佩的,因此不免詫異的說道:
“陛下放心,黎刀定然會叫暗衛將帥府整個監控起來的。但陛下您真的要對蕭家人動手不成,其實按屬下剛剛窺聽的結果來看。帥府蕭家還是遵守著祖輩的誓約,和北戎有聯絡不假,但應該沒有做過危害大周的事情。更何況蕭家軍是我大周王朝最倚仗的精銳之師,蕭家人就是這幾十萬大軍的軍魂所在。您要是除掉了帥府眾人,恐怕必然要撼動軍心。”
眼見得下方的黎刀,那一副不善言辭,卻還是極力在為帥府說話的樣子,當即周顯睿不禁苦笑說道:
“黎刀你不必在說了,其實蕭老元帥為我大周戎馬一生,不但你敬佩,就連朕也是極為倚重他的。但是個人感情是小,現如今帥府的存在已然對江山社稷構成了危險,那朕就只能除了他。”
戰事影響一國的安穩,所以周顯睿對帥府的殺機如今已起,就絕難有收回的可能了。
而黎刀身為屬下的,眼瞧周顯睿這位主子決心以下。
他雖然還想替帥府說些什麼,可本就不善言辭的他,最終還是沉默了下來。
而因為周顯睿這位帝王的忌憚之心,帥府的一場浩劫難以避免,。
可黎刀拋開這件事情無能為力外,他卻仍舊不死心的又問道:
“陛下既然帥府私下和北戎存在聯絡,這一點已經對大周構成了危險,您要除之無可厚非。可恕黎刀在多句嘴,蕭妃娘娘和此事無關。而且從我剛剛窺聽到的話語裡分析,娘娘定然沒有和北戎存在任何的瓜葛。所以不知陛下可有想好,究竟要如何處理蕭妃娘娘這件事情。”
其實黎刀在決定把帥府書房窺聽到的談話,原原本本稟告給周顯睿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個決定必然要叫蕭家人惹禍上身。
可是就算黎刀清楚這一點,而且在他心裡更是極為敬佩蕭三江。
但是這就是他的職責所在,面對周顯睿這位主子,如實稟告便是他的本分。
可是該稟明的事情都講完了,黎刀卻還是忍不住替蕭瑾萱捏了把汗,所以這才明知僭越,卻還是出言想問問周顯睿,究竟會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而聽黎刀的問話,周顯睿的眼中不禁閃過了一絲掙扎和迷茫。
其實他十分清楚,最好也是最杜絕危機發生的辦法,就是將蕭瑾萱這個潛在的威脅,徹底扼殺掉。
可是要周顯睿對蕭瑾萱下手,剛正不阿,向來不感情用事的他,這個狠心卻無論如何也決定不下來。
而看出了周顯睿的猶豫和掙扎後,黎刀想到自己師傅的孩子,小周逸被蕭瑾萱撫養的那麼好。
對此心存感激的他,不禁再次替對方求情的說道:
“陛下,蕭妃娘娘不過是一介女流之輩,她不像帥府根深蒂固,更沒有幾十萬的大軍可以調動。如今後宮的大權也被卸下,對方更是不會做出任何危害大周的事情。主子您可別忘了,當初咱們趕赴京軍營,身後的追兵可就是娘娘不顧生死,墜下馬車才給您爭取到更多的生機。這一切都是屬下親眼得見,所以主子您若是現在恩將仇報對娘娘出手。黎刀說句良心話,此等行徑的確叫人不恥,更讓人覺得心寒。”
黎刀性格沉默寡言,但這習武之人,本身說話就直來直去。
所以這會他情緒激動之下,尤其想到逃亡的那個夜晚,蕭瑾萱墜下馬車前的那份膽識和決然。
黎刀不禁言語間就少了幾分對周顯睿的恭敬,並將滿腔肺腑之言盡數講了出來。
不過周顯睿本也不是氣量心胸狹小之人,所以黎刀雖然態度過激,但他卻並沒遷怒不滿。
反倒是在認真聽完對方的話以後,接著周顯睿才慎重的說道:
“黎刀你所講的這些,以及瑾萱為朕登基所做出的一切,我周顯睿從未忘記過。但是你說瑾萱只是女流之輩,更沒有蕭家的千軍萬馬。但是你別忘了她的籌謀心機,若有一日用在對付我大周,那朕不敢想象會有多少人死在她的手裡。”
周顯睿話說到這裡不禁一頓,而他言談間對蕭蕭瑾萱的忌憚,更是不言而喻。
就在黎刀以為周顯睿要斬草除根的時候,忽然就聽得對方無奈的嘆息一聲後,接著又說道:
“但是就如黎刀你所講一樣,瑾萱是我的恩人,更是朕在意的女人。所以我雖擔憂她將來會成為聯合北戎,顛覆我大周王朝的隱患。但朕仍舊願意給她一個機會,只要這次瑾萱從帥府回宮後,願意主動在朕面前將皇族後裔的身份坦白相告。那我周顯睿便也願意相信她問心無愧,徹底將此事幫她掀過去,給瑾萱留下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