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聞聽得陳後竟然要親自向蕭瑾萱要人,季凌風當即不甚贊同的搖搖頭,並馬上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太后娘娘恕奴才直言,如今蕭妃有陛下護著,就算您親自開口,對方若是倚仗皇上寵愛,就是不肯將人交出來,那到時就會有損您的威嚴。所以要想徹底將薛妃除掉,那您應該先去找皇上,和對方將裡面的利弊講清楚,只要陛下首肯您的做法,那就算蕭妃攔著也再無任何作用了。”
陳後在為良妃時,因為一直受到薛宜的打壓,所以除了碧芸姑姑她基本沒有任何的心腹。
如今自打有了季凌風后,對方的籌謀得當,真是叫陳後不但越發倚重,更是極願聽從對方的建議
可是這會聽得季凌風,竟然叫她去和周顯睿談這件事情,陳後的臉上就閃過猶豫之色,嘴裡嘆了口氣的說道:
“莫楓啊,若非是我那皇帝兒子相護,哀家又怎會直到今天還忍耐著蕭妃。對方敢在後宮這麼肆無忌憚,不就是因為顯睿給她撐腰的緣故。哀家因為蕭瑾萱的事情又不是沒去過御書房,但結果除了和這個兒子鬧得頗不愉快,什麼效果也沒達到,因此莫楓你這次提的主意在哀家看來卻是行不通的。”
陳後出言直接回絕,季凌風對此卻並不失望,反倒是極為自信的說道:
“太后娘娘無需擔心,以前皇上會庇護著蕭妃,那是因為他們兩人間並無本質上的矛盾。可是具奴才分析,以咱們陛下憎惡相府薛家,以及一向嚴謹不阿的性格來講。奴才覺得薛妃安然無礙,那個薛家男嬰未死的事情上,皇上就算私下裡應允蕭妃相救,可他心裡未必就真的認可這件事情。所以太后娘娘,只要您和陛下將道理講清楚,勸誡對方做出最為明智的選擇,那我相信這一次皇上必定是站在您這邊的。”
自己生的孩子陳後自然比旁人更加了解周顯睿的性格,因此她不禁覺得季凌風的話應該可行。
當即也想和這個皇帝兒子拉近關係,而不是叫對方一味去偏護蕭瑾萱的陳後,不禁即刻起身擺駕御書房,決定按季凌風的方法去試上一試。
恭送著陳後在襄平的陪同下離開,季凌風卻是沒有跟著去的。
畢竟周顯睿並不像陳後那麼好應付,季凌風也擔心頂著一張面具的他,會在這位啟帝面前露了破綻,因此他自然不會前往御書房自討麻煩。
不過就算不去,季凌風對於他今日勸動陳後,叫對方說服周顯睿的這件事情上,還是有極大的信心的。
畢竟季凌風也算幫著周顯泰一直對付******的人,對於周顯睿的性格他早就分析的極為透徹了。
這位當年的睿王爺,絕對是眼中揉不得沙子的人。
對於敵政一面的人也是抱著必須處盡的態度,絕不會輕易留下隱患。
因此季凌風敢斷定,薛玉雁和那個男嬰之所以還會活著,恐怕和蕭瑾萱的維護分不開關係,而這絕非是周顯睿的本意才對。
而一旦陳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將周顯睿給勸動了,並且再次對薛玉雁和那個孩子斬草除根的殺死。
那周顯睿的這種做法必然會叫蕭瑾萱不滿,甚至是憤怒。
季凌風如今最想除掉的人就是蕭瑾萱,對方在後宮坐鎮一日,他都會寢食難安,覺得自己的身份終究會被揭穿,然後再次死在對方的手裡。
因此藉著陳後和襄平的手,季凌風也試了幾下,發現這一位太后外加個公主,根本也絲毫奈何不得蕭瑾萱。
因此季凌風在頗費時日的籌劃一番後,最終覺得要想扳倒蕭瑾萱,那就必須先離間她和周顯睿的關係。
只有這帝妃之間產生了隔閡,周顯睿不在信任庇護蕭瑾萱的時候,那他季凌風就有了將對方至於死地的機會了。
不過再怎麼說,蕭瑾萱從揚州的一個庶出女,一步步走到今天這個權傾後宮的位置上來,想扳倒她已經不像對方還在帥府受盡欺凌時那麼簡單容易了。
因此季凌風只能在暗處等待機會,而他相信只要陳後今天真的勸動了周顯睿,那將蕭瑾萱置於萬劫不復的那一天也就絕不會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