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對於丁老頭,周顯御也曾在他師傅清虛真人那聽說過,對方雖然很多手段,在尋常人眼裡都斷然難以接受。
就比如現在的開膛破肚,活取肺片一樣,雖然聽著毛骨悚眼。但是周顯御卻清楚的知道,但凡最終下定決心叫丁老頭醫治的人,活下來的往往比死去的要多出許多。
因此在想了一下之後,周顯御就拉住了良妃,接著語帶勸慰的說道:
“母妃您且先彆著急,這位丁老說起來顯御還要稱呼他一聲師叔呢。因此我可以和您保證,丁師叔是不會去故意加害五哥的。如今箭頭留在兄長的心肺之中,多耗下去一刻五哥便多了一分喪命的可能。因此若是叫孩兒來說,我決定叫丁師叔放手一試,我相信他所作出的決定,定然是對五哥最為有利的施救選擇。”
同樣因為給明帝侍疾而留在宮內的永昌王,他也算是和丁老頭頗為熟識了。
永昌王和良妃可不同,對方是後宮妃嬪或許沒聽過丁一針鬼醫的名號。
但是這位老王爺卻清楚,若是丁一針都醫治不好的箭傷,換了那幾個軍醫恐怕周顯睿的這條命也是難以保住。
所以到了最後,永昌王也同意周顯御的提議,決定叫丁老頭一試是可行的。
但是平日裡謙和賢德的良妃,這一刻在面對親生兒子性命攸關的時候。
表現出來的卻是一種身為母親的本能強勢,任何人膽敢靠近周顯睿分毫,她都會毫不猶豫的攔住並將人給推開。
其實也難怪良妃反應會這般過激,畢竟開膛破肚在她看來。這人便算是活不成了,因此她根本做不到眼睜睜的看著周顯睿去死。
“顯御,你別再勸母妃了,若是你還當自己是我的兒子,就馬上將你那個師叔給我帶出帳篷去,我絕對不會叫這個瘋子碰我兒一下的。而且你們如今都已經知道了,顯睿是我大周下一任的國君,他是容不得半點閃失的,所以那根本和自殺沒兩樣的所謂取箭方法,本宮絕對不會同意。”
有良妃這一相攔,周顯御這些做晚輩的出於孝道,還真不好動手將對方弄開。
至於永昌王他到是苦口婆心勸了半天,但怎奈良妃身份本就位同副後,最後她不肯讓步,誰也拿她沒有辦法。
而站在一旁許久,因為是皇家事情而始終沒有開口的蕭瑾萱,眼見得躺在病榻上等待醫治的周顯睿,那蒼白如紙的面容。
她不禁就想到了和對方之前在睿王府,兩個月以來的點點滴滴,朝夕相處的片段,說心裡一點不替對方擔憂那自然是假話。
所以當即就見得蕭瑾萱在皺眉思索的一下後,就來到了丁老頭的面前,接著就扭頭對眾人說道:
“良妃娘娘說的不錯,睿王殿下是下一任國君自然容不得任何閃失。可如此乾耗下去,終究也不個辦法。否則等咱們相商出個結果時,我真擔心王爺的傷勢卻扛不到那一刻。”
眼見得蕭瑾萱雖然語速不緊不慢,但卻句句講在了點子上。
當即無論是良妃,還是和對方爭論到面紅耳赤的永昌王,甚至是一旁的丁老頭就都看向了蕭瑾萱,看看她又能說出什麼叫雙方都滿意的辦法出來。
而在看這會的蕭瑾萱,已然望向了昏迷之中的周顯睿,接著她對著丁老頭說道:
“既然諸位相爭不下,那瑾萱覺得睿王爺的性命,還是他自己做決斷比較好。不知丁老您可有辦法叫王爺短時間內甦醒過來,到時是否應允您來診治,就由他自己做主。”
聞聽得這話,當即眾人就都不在爭論言語了,畢竟周顯睿是明帝擬定的繼承人,那他的決定無論是在場的誰,都無權橫加干涉。
而在看這會的丁老頭,在聽完蕭瑾萱這個好主意後,這會他已經走到了周顯睿的病榻前,手中五根銀針同時****而出,全都刺進了對方的面門之上。
緊接著就見得並未過去多久時間,周顯睿竟然真得虛弱的醒了過來,並且他在看清楚帳內圍著他的眾人之後,就聲音沙啞的說道:
“母妃太好了,您從宮內安然無礙的出來孩兒便放心了,父皇如今可還好,皇城內又是何種情況您趕緊告知孩兒。”
望著周顯睿這才一轉醒,就不顧自身的虛弱,而關心起叛亂一事來了。
當即眾人這心裡不禁都暗暗點頭,覺得明帝將皇位傳給周顯睿確實是個極為明智的決定。
就憑周顯睿這份憂國憂民,甚至不顧自身的心懷和胸襟,只要對方能在這次箭傷下大難不死,將來登基必然是一代曠世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