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梁東宮太子,本就是儲君之尊,更是將來的皇位繼承者,而且襄平公主,也並非貴國嫡出公主,側妃之位並未辱沒對方的身份,而且以公主聯姻,下嫁我國太子,這才更加彰顯兩國的結盟之心,因此萬望明帝陛下應允。”
大梁使節團的這番言論,其實已經嚇得襄平手腳發涼,整個人都在微微顫抖起來了。
畢竟如今她心中已有所屬,怎會願意下嫁他人。
更何況和親遠赴別國,終生在難回到母國故土,這份遠離親人,困苦無依的境遇,光是想想就夠叫人心慌意亂的了。
而望著明帝,並未直接回絕,反倒露出了些許的思索之色,當即襄平就慌了神。
眼見於此,蕭瑾萱趕緊挽住她的手,接著輕聲細語的安慰道:
“襄平你先別急,這時候可半點也亂不得,何況大梁就算提出和親,陛下不是還未應允,你就別自己嚇自己了,穩住心神姑且看看事態會如何發展,咱們才好一一應對。”
對於蕭瑾萱的話,襄平自然是信任的,雖然她確實依言儘量保持冷靜,可畢竟自小嬌生慣養的她,這會真的是被嚇得不輕。
所以淚水在眼中含了半天,最終還是不爭氣的滾滾滑落了下來。
而襄平這一哭,良妃自然是瞧見的了,同樣不忍心愛女和親的她,當即就略帶懇求之色的,對明帝婉轉的說道:
“陛下,襄兒一向頑劣您也是知道的,若是她和親大梁,臣妾實在擔心她胡鬧任性,反倒壞事,因此這人選實在不適合襄平。”
而幾乎是良妃的話音才一落下,惠妃就掩嘴輕笑幾聲的說道:
“良妃娘娘這是怎麼了,難道是捨不得女兒不成,姐姐可別忘了,襄平公主是皇室之女,為了咱們大周又有什麼是不能犧牲的。而且大梁東太子,身份何等尊貴,這段婚緣在妹妹看來,可是般配的很呢。”
惠妃和蕭瑾萱有仇,因此如今連帶著良妃,也被她記恨在心裡,這麼個數落挖苦對方的好機會,惠妃自然是不會錯過的了。
而就在這片刻的功夫裡,明帝也已經心裡有了主意,就見得他不喜的瞪視了惠妃一眼,接著就威儀的說道:
“襄平雖然不是嫡公主,卻是朕最為珍視的女兒,將我這顆掌上明珠,派遣大梁和親,以此也足以彰顯我大周的誠意了。因此和親一事朕應允了,等到西太子返國之時,我便為襄兒備下鳳冠霞帔,錦繡紅妝,隨你們一併前往大梁。”
明帝這話一旦說出口,那便算是將事情徹底定下了。
他平日確實**愛襄平,但他更是大周的一國之君。
在國與國的利益結盟間,有時候哪怕他心裡也同樣難受,可該捨棄親情之時,他還是為了這個國家,毫不猶豫的做出最明智的決定。
可是對於這個結果,襄平是根本無法接受的。
她甚至掙脫開蕭瑾萱的手,直接就跑到了明帝面前,接著重重跪在地上,淚流滿面的哀求道:
“父皇,襄兒求求你收回成命,女兒不想遠嫁大梁,更不稀罕成為什麼太子側妃,而且女兒早就已經心有所屬,萬望父皇能成全襄兒。”
緊跟著襄平,站起身就要把對方追回來的蕭瑾萱,聞聽自己這位好姐妹,竟然在明帝應允和親後,說出這番話來。
當即她就不禁雙眼一閉,知道事情是徹底的糟糕了。
畢竟這裡可是在殿前眾目睽睽之下,襄平這跪地哀求,還揚言不嫁的話,簡直是叫明帝顏面盡失的行為。
而且大梁使節團還在這裡,襄平這般無禮,更是將對方的顏面,也給落了一地。
原本蕭瑾萱是打算叫襄平,私下動之以情的去哀求明帝。
可如今對方這一番哭鬧之後,明帝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並給大梁一個交代,襄平就是不嫁都不行了。
畢竟身為一國之君,要是女兒哭鬧兩句,就當即改變主意,那明帝以後還如何統領群臣,更是要難以服眾了。
而就見這會,果真不出蕭瑾萱所料,明帝不但臉色瞬間變得異常難看,更是直接站起身從看席上走了下來。
至於這會的襄平,眼見得明帝來到近前,望著這個一向**愛她的父皇,襄平的眼裡就閃過一絲期待。
可是襄平的這番期盼,顯然是要落空的了,因為她迎來的並非是這位父皇,收回聖意的話,而她等來的卻是明帝,狠狠的一記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