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殊榮放眼整個宮宴,估計蕭瑾萱算是獨一份的恩**了,而等到她們落座不久,薛後和良妃,又將雲海殿更加完善的排程了一些之後。
明帝帶著一眾文武百官,皇家國戚,還有適才一起參加觀禮的番邦使節團們,就有條不絮的走了進來。
而在明帝他們之後的,便的文武官員的家眷,世家貴族受邀的後宅女眷了。
等到眾人紛紛進來之後。蕭瑾萱坐在會臺之上,往下看的極為清楚。
因此等到成安公主一來,她便看見竹心跟在對方身後了,而身為明帝親姐的成安,座次自然比蕭瑾萱,襄平等人還要高上幾分。
不過在經過蕭瑾萱坐席之前時,成安還是善意的對著她點頭笑了笑,並將竹心無聲的留了下來。
接著便帶著碧芸姑姑,在薛後下手的位置上,與良妃相對而坐。
蕭瑾萱與襄平這邊,落座的都是皇室女眷,對面坐著的便是周顯御這些王爺皇子了,而在他們的下手位,落座的就是各國的番邦使臣。
等到眾人都落坐好後,明帝作為今天的主角,更是一國之君,自然最先站起來陳詞。
接著便是三公六卿,後宮嬪妃,皇子公主,以及番邦使臣,輪番恭賀明帝生辰華誕。
有的獻上珍奇瑰寶,有的輕歌曼舞一展才藝,更有的番邦小國的使者,帶來美女無數進獻明帝,所求的便是兩國和睦,不生戰亂。
而蕭瑾萱自然也是準備了壽禮的,她的禮物是一方祥瑞紋的硯臺,不算出挑,也拿得出手,正好符合她的身份,還不會越過旁人太多。
畢竟這給皇帝送壽禮也是極為有講究的,什麼身份地位,你就得送什麼禮品,而絕非最貴最值錢,便算是最好的。
就拿蕭瑾萱進獻的這不出奇的硯臺來講,她並非是拿不出更好的東西,也不是小氣的一毛不拔,用個普通之物敷衍明帝。
首先因為蕭瑾萱是蕭家的女子,所以她這壽禮,絕不能高過蕭老夫人,還有她那位大伯母趙氏。
甚至連蕭瑾玟,和蕭瑾瑜這兩位年長的姐姐,按理她的壽禮都絕不能,逾越過她們。
而且這國宴之上,那些王侯將相,後宮的妃嬪公主們,哪一個都比蕭瑾萱位分要高,所以這壽禮也絕不能超過她們的。
否則她一個蕭家庶出女的壽禮,在這國宴之上一拿出來,將這些人的風頭都給壓過去了,到時蕭瑾萱是一時風光無限了,可私底下卻是要遭人恨的。
這些送禮的道理,蕭瑾萱在前世還是凌王妃時,季凌風就請來專人,特意教導過她,為的就是出門在外,不失了分寸禮數。
所以今日蕭瑾萱能送出手的,除了這一方硯臺,她絕不能拿出什麼好東西做壽禮。
有時隨波逐流,內斂絕不譁眾取**,這便是一種明哲保身的手段。
而等到這一番獻禮結束之後,明帝就滿臉笑意的再次站起身來,一身明黃龍袍加身的他,氣度更顯威儀祥泰的說道:
“朕的每年華誕生辰,因為和三年一次的金秋科舉,發榜後的時間相隔不遠,因此每屆這文武狀元進殿受封,便與這國宴一併進行。今年這個規矩也不列外,如此慶典之上,能在生辰之日,受封文武狀元,為我大周在添人才,朕心甚慰,朕心甚喜啊!”
眼見明帝龍顏大悅,眾人自然都紛紛起身,一起說著歌功頌德的吉祥話。
而這會身為御前大總管的鄧昌,也親自領著本屆的文武狀元,從殿外走了進來。
每屆的金科狀元,一旦殿前得了恩典,以後那就是天子門生了。
因此等到孟冕和季凌風進殿之後,兩人就整齊劃一的,跪地給明帝請安。
他二人本就是難得的人中英傑,加上如今狀元錦袍加身,當真是相貌堂堂,儀表不凡。
而明帝在叫二人起身之後,緊接著就當先一指孟冕,然後語帶讚許的說道:
“今年的文舉卷子,前三甲都是朕御前審批的。孟冕啊你的父親孟航,就是有名的大儒之士,你身為他的兒子,確實不負朕的期望。文章不但寫的精闢流暢,而且裡面所講的諸多治國之法,還有那些引經據典的列子,叫朕看了都有種獲益良多的感覺。你的父親昔日就是太子師,如今你又入朝效力,說說你有什麼要朕賞下的,但講無妨。”
十年寒窗本就不易,三年一次的科舉,更是在舉國考生裡,拔得頭籌金榜題名,這便更是難上加難的事情。
因此對於每屆的文武狀元,向來明帝都會在殿前宣見時,應允對方一個恩典,以此也是為了彰顯,他求才若渴,尊重學子之心。
而聞聽明帝這話之後,已經站起身的孟冕就再次跪了下來,接著他便向蕭瑾玟那邊看了一眼,然後便毫不猶豫的說道:
“吾皇聖明,孟冕雖為金科狀元,本不該以此討要任何封賞,可是臣下確實有一不情之請,還望吾皇成全。微臣一直仰慕帥府蕭家,瑾玟小姐的風華絕代,若是聖上能為我二人賜婚,那孟冕此生都了無憾事,並銘記聖上的這份成全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