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良驥有點蒙。
他還不瞭解,張天茂已經開始挖牆腳的情況。
不僅僅是龔澤友,還有大批林場的客戶,都即將反水張天茂。
“真的假的?”
“林場那批老闆,要投奔張天茂?”
盧良驥有一些不相信,他的臉上寫滿了質疑,一份一份挨著查閱合同。
前段時間,公司剛剛成立的時候,盧良驥親自簽訂了一份為期三年的內陸運輸合約。
幾個月不到,全都反水?
“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你們這一行客戶忠誠度本來就不高。”
“光是這個小小的湘城就擠了多少條船,多少個航運企業。”
“那當然是誰的價格低用誰唄。”
盧良驥在詳細地瞭解了情況以後,能夠理解蘇澄的做法了。
這幫人,也太不講信譽了。
白紙黑字籤的合同,說用其他航運公司的船就用?
有這麼做生意的嗎?
盧良驥可是個暴脾氣。
當時蘇澄面臨的情況,要是換作他。
那可就不是兩三艘船的事兒了。
盧良驥肯定會在保證沒有人員傷亡的情況下,把幾條船全都加滿油,把張天茂的船全都給撞得起火進水。
還有那些林場的老闆,他也不會輕易饒恕。
“蘇總,是我誤會你了。”
“主要這個價格戰……”
盧良驥是一個不按照套路出牌的人。
李大海剛剛融資了5000萬,他準備拿這筆資金去買更多的船,提升新正船塢的運輸能力。
可是這價格戰一打響,一時半會這筆資金就不太可能動用,全都得套牢在跟人拼運費上。
這將會極大的限制公司的運營和發展啊。
少則一年,多則三年。
新正船塢想要再添磚加瓦,應該是不可能了。
在規模不夠龐大的情況下,跟人拼價格戰,其實有一些不太理智。
可對方先開槍了,自己要是不還手,一筆訂單都別想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