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億拿過來打價格戰,確實是不太夠。
以張天茂為首的企業,雖然打響了第一槍,但卻不是價格戰的第一槍。
如果他們聯合起來,統一降價抵制新正船塢,那麼一個億肯定很快就會燒完。
價格戰,不是一錘定音的戰鬥,而是一場持久戰。
只有資金雄厚的一方,才會勝出。
一億現金在最激烈的時候,也就能燒一個月,甚至半個月都不到。
企圖用一億來打贏這場價格戰,簡直是痴人說夢,異想天開。
可是一億美金,那情況可就大有不同。
按照現在的保守1:7的匯率,相當於蘇澄帶來了七億現金。
這可是七億啊!
她的私募基金會,一年可能都募不到七億現金,而蘇澄卻能輕而易舉說服他背後的投資人,一次性拿出七億現金來打這場價格戰。
他這是有多看好海上運輸行業啊?
如此豪擲現金,燒錢搶奪市場,能夠看出蘇澄以及他背後投資人想要在這個行業做大做強的決心。
而吳月芳手上的資金就不一樣了。
她一開始就不太看好盧良驥選擇的行業,只是礙於兩人的交情才選擇拿出來了一部分資金創業。
除了她,有相當一部分投資人都是不願意把資金放在這裡的,只不過是出於對吳月芳的信任。
出事之後,吳月芳立即接到了幾個投資人的電話。
因為輿論的影響,很多投資人都擔心自己的錢收不回來。
儘管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有較大的漲幅,但對於一個剛剛起步的企業來說,說跨那就垮了。
誰也不願意看到,錢打了水漂的情況發生。
而蘇澄提出的七個億,相當於有一個雄厚資本作為支撐。
這樣一來,對投資人那邊也能有一個很好的交代。
人家幾億都砸進去了,她的幾百萬就是毛毛雨,九頭牛身上的一根毛。
既然有這筆錢的支撐,讓蘇澄鍛鍊鍛鍊也可以。
“蘇總啊,這筆錢已經談好了是嗎?”
“對,已經談好了,隨時都可以入賬。”蘇澄篤定道。
只要他願意,隨時都能安排這筆資金打到公司的賬戶上。
“蘇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