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對三千噸沒什麼概念。
平常公路上的那些半掛牽引車,一次的正常運載量也就30噸左右。
一艘三千噸的貨輪在正常滿載的情況下,一次出海能頂100輛半掛牽引車。
就算是那些超級滿載、嚴重超載的“百噸王”半掛車,也能頂30量。
新船的價格都是擺在明面上的,行里人都知道。
一艘三千噸的貨輪,大概在330萬左右,可以定製,但要加錢。
至於這幾艘破船的價格賣多少,今天到場的這些人,恐怕只有盧良驥才清楚。
在碼頭大概逛了大概兩三個小時。
“今天就先到這兒吧,你們留在這兒看看有沒有其他老闆要賣船的,把價格打聽好,成色看好。”
“我們就先回去了。”
盧良驥揹著手,像是一個巡察的領導,給外勤部的下達吩咐和命令。
說完,他就帶著蘇澄回到車上,離開了碼頭。
“嗯,大家表現不錯,今天晚上我請大家喝茶!”
高峻在幾個手下面前給了獎勵。
外勤部不但是公司的眼睛,也是公司的腿。
眼睛不能瞎,但腿不能斷。
高峻跟了盧良驥已經不少年頭,先後輾轉過兩三個公司。
盧良驥只要做個表情,高峻就能看出他內心的想法。
他對這次外勤考察很滿意。
尤其是剛剛的安嘉慶,表現非常好。
不但把這十幾條船的情況摸了個底兒,還在成色、價格上有一套自己的見解。
高峻覺得,今天把安嘉慶帶上是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老安,今天表現不錯。”
高峻其實並不知道安嘉慶的底細,是盧良驥告訴他,他才知道的。
安嘉慶是個航運公司的老人,之前在張天茂的公司幹過好幾年。
據小道訊息說,安嘉慶還是帶蘇澄入行的師傅。
其專業能力,老辣的眼光,豐富的經驗足以說明這一點。
高峻覺得,安嘉慶其實可以做外勤部的二把手。
不過,這還得看盧總的意思。
畢竟是蘇澄把他安排到外勤部的,會不會有什麼動作,那他就不知道了。
具體還得看兩個老總怎麼協商。
這會兒估計已經聊上了。
“行了,大家別高興的太早,咱們先去看看別的船,能聯絡上老闆的就聯絡,打聽打聽價格。”
“有一樣可要注意啊,那些破船就別看了,修船的錢能買一輛新的了。”
高峻對今天到場的一些新人囑咐道。
“老安,你帶兩個人去那邊看看吧,我帶他們去東邊兒。”
“好嘞!”